历史变迁 东单公园始建于1955年,面积4.75万平方米。园内植树8000多株,栽花,铺草,环境清新,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里原为元大都南郊,明初城墙南移,围入城内。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后,划入使馆区,成为外国驻军的练兵场。1948年还曾在此建立临时飞机场。公园地处繁华闹市,对周围环境的美化起了很大作用。今天这里已成为公众休息游乐的好去处。 公园环境 东单公园面积4.75万平方米,北部是用挖防空洞积土而成的一座土山,山上树木茂密,建有一座六角重檐琉璃瓦亭。南部建有水池、水榭和儿童游戏场,东部有假山、广场,西部有游廊、山洞。[1] 东单公园东单公园是以山石、荷池、花木、亭台为主要造景结构的街头公园。园内堆起参差起伏的土丘,造成曲径盘亘,山石嶙峋,花木扶疏的意境。特别是在西门附近土丘旁,用太湖石和青石叠成的曲折幽邃的隧洞,构成入园屏障,以分隔园林空间,同时又发挥了湖石瘦、透、漏、皱的造景气氛。园内土丘高19米,上建有独特的古典亭阁该亭为双檐、双柱,六角飞翘,复蓝琉璃筒瓦,造型在全国,远眺光彩夺目,与公园主色调十分协调。公园南端,还建有荷池、临水廊屋、花棚、漏窗、棋桌等,“略成小筑,足征大观”。 东单公园充分发挥了植物造景群体美的效果:园内培植了各类树木80多种,近8000余株。植被的覆盖度达91%。主要花木优势种有槐、柳、松、杨、白蜡、松柏、海棠、银杏、丁香、栾树、金银木、榆叶梅、珍珠梅、元宝枫、黄剌梅、碧桃、黄栌等;此外还有文冠果、灯台树、山茱萸、瑞香、水冬瓜等。以观叶、观果花木为主,乔、灌藤、花并举。还建有草坪六七千平方米。整个绿化,配置得当,植物造景取得群体美的效果,给人以色、香、姿多方面美感。具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意境。是公众休息游乐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