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晨升钢铁 QQ:
福建晨升钢铁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咨询热线: 或
福州林森大道东南钢材物流园&海峡机械园东区1-1号
2011年8月,根据上海市的技术人才引进政策,由于毛琪钦的精湛技术和突出贡献,他们一家三代人都解决了户口落户上海,2014年他购买了自己的房子。目前8岁的儿子已经融入了上海,成为了新上海人。
毛琪钦从一个技校毕业的外来农民工,凭着一把焊枪,一身技术,二十多年磨炼成为上海工匠,成功落户上海,实现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不过,这也只是毛琪钦一个新的起点,他又有了新的目标,毛琪新焊接创新工作室就是他的工匠实验室,他准备用这间工作室带出更多徒弟。
今年3月9日的上午,在毛琪钦焊接创新工作室的车间里。一场小型的焊接技术比赛即将开始。参加比赛的五名焊工都来自上海宝冶集团生产一线,他们是毛琪钦焊接创新工作室的 新一批学徒,要在这里接受两个月的培训。受训之前,他们已经是宝冶集团各二级公司的焊工能手,有的是高级焊工,有的得过比赛的金奖。
当天的模拟比赛是毛琪钦的训练方式之一。五位学员都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第一道题目,是将两段直径六七公分的钢管焊接在一起。本来是模拟比赛,考官不能指点,可毛琪钦忍不住,观察学员焊接动作时不时地挑刺儿,毫不留情。
毛琪钦用近乎苛刻的标准把五位选手的作品都挑出了毛病,并根据个人经验对五位学员的焊接质量给出了初步排名。当天下午的仪器无损探伤监测结果和毛琪钦的肉眼测评排名基本一致。
学员:我有个小目标,名师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是很多学员心中设定的小目标,截止到今年2月底,毛琪钦在自己名字命名的焊接创新工作室和宝冶集团之前的焊接技术中心累计培训焊工一千多人次,其中走出了不少金牌选手。
毛琪钦: 好的就是世界技能大赛,41届的那时候,有个小伙子获得了银奖。当时是咱们国家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我有幸作为技术专家指导他们的,另外就是国内的比赛也有获得过全国第一名的。
3月12日是星期六,一大早,毛琪钦焊接创新工作室迎来了一位外企技术主管。
张怀征:我是一家外企的员工,我不是焊工,我是学金属材料的博士。
这位外企的技术领导出身名校博士,却慕名前来,利用周末放下身段自费向技校毕业农民工出身的毛琪钦学艺,不但自己来学,他还打算把自己公司的优秀焊工送来培训,希望能培养出毛琪钦这样的技术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