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可移动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到民国,乃至现代的港台地区,鎏金铜佛像仍在使用。鎏金铜佛像的种类有若干,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目前,在兰州、西安等地的古董摊上常见到的一些所谓的鎏金铜佛像,令藏家真假难辨。
下面介绍几种辨伪方法:
看造像特征以断代。各时代的佛像有各时代的造像特征。这是我们断代的主要依据。汉和十六国时期,佛像方脸,面目平和,头发平直,呈坐式。这一时 期的佛多为单个,尺幅较小。北朝(北魏以后)时期,佛像头为盖碗式,脸长而瘦,高鼻大耳,闭目凝神,面目清癯,高额发髻,呈螺旋式,披袈裟,袒右肩。有的结跏趺坐,有的盘腿坐,掌心朝上。北魏造像还有一显著特点是主佛两旁常有1至2尊菩萨,多为立姿。 隋唐时期铜铸造像,头扎莲花冠,脸庞圆,腮发胖,高额髻,身着僧祗支,外披袈裟,宽衣下着百褶裙,垂于双足。 宋代铜佛像以菩萨像居多,有的高发髻,脸上胖下尖,身段高长。宋代出现了普贤、文殊、观音铜像,坐于长方形四腿座上或像背、狮背、狲背上。河北正定隆兴寺内有大悲铜菩萨像,通高22米余,共有42臂,造型纤细颀长,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富于宋代艺术风格。藏佛与汉佛也不一样,藏佛胸高乳大,汉佛胸平乳小。还有,嵌松石者多为藏佛,刺头者皆为汉佛。
采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古代鎏金铜佛像,大都局部有锈,在实验室里用硫酸或盐酸对锈进行溶解后,根据能否分解出铜离子或杂质离子,可以断定是作锈还是自然锈。
鎏金佛像拍卖纪录排行榜:
1.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2.3亿香港苏富比
2.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1.16亿香港苏富比
3.明宣德御制鎏金铜无量寿佛坐像
估价:咨询价成交价7010万佳士得
4.明宣德鎏金铜金刚舞菩萨立像(一对)
估价万成交价6234.5万香港苏富比
5.明永乐鎏金铜大威德金刚像
估价万成交价5052万香港苏富比
6.明铜鎏金药师佛像
估价万成交价4100万中贸圣佳
-
厦门御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
鉴定——可出具权威证书;
拍卖——专业化运作拍卖平台(北京拍,香港拍,澳门拍,新加坡拍);
展览——打造高端精品展示;
鉴定预约:
:yugu273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328号亿宝大厦21楼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