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钱币

不知道钱币哪里可以拍卖、前期有没有宣传费用吗

  • 发布时间:2017-04-01 17:14:16,加入时间:2017年03月16日(距今2650天)
  • 地址:中国»上海»静安:上海市静安区江场西路万荣路中铁中环时代广场
  • 公司:上海翊骜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张经理,手机:15601732663 QQ:2932945600

清代制钱在山西的铸造可上溯到顺治年间,当时户部设宝泉局,工部设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并“颁行各省,开炉鼓铸”,钱文为汉、满两种,正面铸“顺治通宝”四个汉字,北面铸“宝泉”两个满文。“直省则以局名……山西曰原”。“雍正七年更定各省钱文……山西曰‘宝晋’”,此后,山西铸钱局名“宝晋局”。宝晋局原设六炉,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后“只开四炉”。道光四年(1824)后因银贵钱贱,全国铸炉渐减至道光九年,山西铸钱炉“一并停止”,后道光二十三年又“遵户部咨,先以四炉开铸”。咸丰初年,全国各铸钱局开铸当十到当千大钱。宝晋局在咸丰四年(1854)亦开铸当十大钱,因“成本过重”,“每年共亏折钱五万九百余串,合银二万余两”。只得暂行停铸,并“移炉就铁,……在平定州设局安炉,铸铁钱解京”。“原由户部派员督办,在准部改为晋省接办”。铁钱铸出“无法畅使,难以流通”。后铸炉时有停开,光绪十三年(1887)山西“宝晋避遵旨派员赴天津买铜(进口铜)开炉鼓铸”,“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先开一炉”,“光绪二十六年添一炉鼓铸制钱”。以后,制钱渐被铜元所代,各省竞相改铸铜元,制钱铸炉即告终结。

清白银地位更加重要,山西多有银元宝铸造,上嵌有县名,由当地银炉铸造,尤其是五十两一锭的大宝,山西所铸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

清末民初银元渐多,广为流通,银两虽依然在山西部分地区使用,但已不如以前,制钱仍有少量行用,据载民国6年(1917)流行在山西境内的制钱经约有3亿枚左右。

山西铜元铸于民国5年(1916),当时阎锡山为适应市场流通需要和从中取利,在陆军修械所内设铜元局,用制钱改铸铜元,当十铜元(即一枚铜元相当制钱十文)共造枚,当二十铜元共造枚。银元铸造目前发现山西仅有二角银辅币一种,因制作粗劣,当为私铸。

联系人;张雯

联系方式;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