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直是一个让人琢磨不定的人,从一开始执政的缩减对外驻军军费,到刚过去的限制移民。一件件事情好像是那么匪夷所思或琢磨不定。对于这次的访美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变化?除了对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讨论还会有什么经济动向呢?
我们先看一下特朗普上台以来的动向吧!
2016年年底,美国发生了一件令全世界关注的黑马事件,即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接任奥巴马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鉴于特朗普鲜明的风格,国际社会纷纷推测和研究其下一步的政策调整和执政导向。具体到美国政府采购领域,特朗普上台将使美国联邦政府的采购政策。 民主党奥巴马执政期间,全球化精英主义执政倾向下出现的一些结果,使特朗普上台前美国的主流民意呈现出反权威、反精英、反主流媒体的趋势,并且孤立主义、反全球化的苗头初显。这的确也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主流外交政策的倾向,如上台后短短几天就提出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并于今年年初正式宣布退出,同时重谈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特朗普很可能在贸易领域对全球宣战。至少跟中国拉开搞贸易战的架势。其他小国对于美国这种做法只能无奈,但中国不一样。现在美中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领域,已经王车易位,中国已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虽然美国拥有最强军力,堪称老大,但与俄罗斯军力相若的中国也已处在老二或老三的位置,现在中国这个老二和老大的差距正在缩小。最关键的是,双方都有能按住对方军事命门的能力,这一点特朗普心里一定清楚。因此,即便再怎么“大嘴”,他也没忘记说:“我们要保持美国军力第一,但绝不会与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发生战争”。因为一旦发生战争,美国即使占到便宜,也会伤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此一来话,让“美国再次伟大”就变成了不可能。对这一点,美国人比谁都懂。
应该说西方在普世价值观上的倒退并非从美国开始,而是美国人对欧洲的某种追随。特朗普加入了英国脱欧所掀起的这一思潮行列。英国人想要自己制定自己的移民政策,不被欧盟尤其是默克尔绑架。默克尔还在勉为其难的做欧盟的道义旗手,继续坚持普世价值观,她想要要区分难民和恐怖-分子,不想把罩在黑色长袍下的人全都一棍子打死。难民问题确实把欧洲折腾得够呛,欧洲国家的民粹主义甚至“反动”思潮将会因此变得愈发强烈,这样下去会有更多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和利益脱离欧盟。如果欧盟瓦解,各国都制定自己的移民政策,那将意味着强调自由流动的申根协定必然完结,整个西方都将在普世价值上向后大踏步地倒退。
1月20日,特朗普政权上台之后,按竞选承诺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此外,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也将启动重新谈判。对于支撑美国推进自由贸易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特朗普政权表示未必遵守其争端解决程序。
3月18日,日美欧和新兴市场国家参加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德国闭幕。美国直到最后仍坚持贸易政策,呼吁在联合声明中删除作为G20共识基本表述的“反保护主义”,写入暗示贸易不均衡问题的“自由公平的贸易”。根据美国的主张,“对抗保护主义”这一表述从联合声明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