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丽高贵的元青花如今已价值连城,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了天价,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还不识元青花的真面貌。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早在明洪武25年刊印的《格古要论》就云:“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可见当时的青花并不为士大夫文人所赞赏。1929年英国学者霍布森公布了一件纪年铭文的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现藏英国伦敦大学的戴维基金会。瓶高63.6厘米,青花发色浓艳,白釉泛青。直口长颈,颈部两侧附有象鼻形双耳,溜肩深腹,胫部内敛。通身上下共有八个层次的图案纹饰,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缠枝莲、云龙等,气势雄伟,花纹精美,其颈部有题记:“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题记披露了这一故事:公元1351年4月,今江西玉山县的张文烧了花瓶和香炉施舍给道教神殿,祈求家人平安吉祥。那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玉山县正是两军交战的中心区域。可惜的是霍布森报告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直到1952年美国学者波普发表了新的研究报告,加上元青花的不断出土,才引起了世人的重视。
元青花在景德镇兴起绝非偶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司马迁讲得很有道理。元青花制法比青瓷、白瓷或影青更简单,烧成的利润好,用过去所没有的新描绘方式,自由画出各种花纹,以表现其趣味性,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元朝强大的外征政策,以武力来扩大销路取得很大的成功,制品输往当时的波斯和南方的苏门答腊。
中国的瓷器全世界收藏很多,完整的元青花却很少。国外有200件,国内约有100多件。物以稀为贵,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才几十年历史,民国时虽然是文物造假的高峰期,但还不知造元青花的假,近二十年祖国大陆和台湾开始做起了仿品,以图在市场上谋取暴利。
因2017新加坡大型春季拍卖会开展在即,深圳宝德拍卖有限公司携香港皇室贵族现面向国内外征集以下藏品:
各種玉石精品:明清玉,明清翠,田黃石,翡翠石,和田玉石,雞血石,瑪瑙石等
各代陶瓷精品 :宋 元 明 清民國瓷器,明 清官窯為主,青花瓷,彩釉瓷,單色釉瓷等
各種銅器精品 :西周銅,春秋銅,銅鏡,佛像,等
名人書畫古籍 :曆代名人字畫精品,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書法,古籍,拓片等
曆代雜項精品 :曆代名人文房四寶,紫砂,金銀器,隕石,朝珠,錢幣,郵票等
藏品上拍,鉴定,出手请联系
深圳宝德拍卖有限公司金牌经纪人:李经理 QQ:
电话: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景田英龙商务中心13楼13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