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货源的争抢,拉涨江苏市场成交价格。据调研,自其他地区调货以来,江苏废钢市场价格元/吨不等,价格区间较大,这给之前受中频炉创伤的苏北废钢价格一丝生机。但后期来看,目前不能排除东北、广西以及福建后期被卷入环保风暴的可能性,东北受雨雪天气影响,成材成交萎靡,钢厂已有停产打算。因此,无论是货源地还是需求地区,建议商家抓住时机出货为主,目前并不建议长期囤货。于贸易商而言,增加供货渠道以及废钢品种,规避市场风险。同时,政策面消息对原料市场有决定性作用。
今日的资本市场黑色系产品全面沦陷,期钢、期卷、矿期、焦炭等主力合约价格相继出现暴跌,期钢和期卷的日内下跌均超百元,跌幅超4%,焦炭主力合约跌幅更是超6%,而随着期市产品的倾泄式下滑,成品材市场整体的缓慢下跌也出现提速现象。唐山坯料市场价格尾盘下跌50元,普坯的出厂价调整至2860元。螺纹钢、线材等京津沪地区价格盘中也多出现二次下跌,热轧卷、中厚板等敏感性地区也不例外,主流价格重心向低位靠拢。市场价格的下跌以及期市的暴跌使得整体的成交情况每况愈下,各主流地区交投情况亦较差,而整体现货情绪也受市场的持续转弱而转为悲观。环保方面,随着冷空气的到来,河北省多数地区空气质量出现好转,出现了蓝色敞亮的天空,鉴于此,河北省环保厅价也表示,于今日18时起河北全省均解除红色一级应急响应状态。至此,环绕本周的环保限产利好或告一段落,市场并没有因此出现拉升,相反持续表现的弱势或将随着环保利好的弱化而有所加剧。
另外,就是近来原料端焦炭价格出现松动迹象,某焦化厂焦炭的现货价格日内出现80元左右的跌幅,原料端的支撑断档,尽管钢厂的新政继续维持强势大涨,但是目前整个市场气氛偏弱,资本市场强压,再叠加需求的弱势,或将在短期对钢价继续形成压制。如果按照以往的价格运行规律来看,国内主流成品钢材现货价格在回调下行的底线以及多数运行的价位一般会在成本线的边缘,那么按照现有的原料端口产品来测算,单纯考虑生产口,根据不同钢厂的经营成本不同,所计算的费用有所差异,坯料尚有元左右的利润,三级螺纹钢大致有元左右的利润,板材产品的利润空间或者有元左右,在钢厂利润如此高的水平上,钢贸商不敢贸然出手囤货。
另外,随着冬季的深入,在需求逐渐转弱,而钢厂生产限制逐渐解除后,总体供需矛盾会有所加剧。在上述背景下,看到跌势出现的冬储需求短期难以大量出现,投机性购买也暂难支持价格。预计后期钢价仍有下行空间。而钢坯、螺纹钢、中厚板等资源相对充足的品种价格将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普材资源量继续减量的冷热卷板系产品而言,虽会受到整体市场情绪的偏淡以及期市的下跌而继续下行,但总体抗跌性相对强些。
宏观方面,泰国近日声称,将从2017年1月开始对进口的某些结构型钢征收最终保障措施税,期限3年,税率最初为到岸价的31.43%,第二年降至31.05%,第三年进一步降至30.68%。泰国商务部是在今年2月4日应当地生产厂家暹罗大和钢公司的申请,开始对进口合金H型钢展开调查,涉案产品为合金H型钢,价格下跌,钢厂销售和收入下滑。据称,泰国此举主要针对中国,中国出口的H型钢通常添加少量的合金,如0.3%铬。
宿迁启动打击“地条钢”和查处违法违规钢铁产能工作,坚决淘汰“三高三落后”型企业。据悉,随着全市钢铁行业去产能及“地条钢”整治工作迅速开展,16家相关企业相继停产。这些企业均属于高耗能企业,其停产对全市节能降耗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地条钢”作为五小产业,在多年前就已经被命令取缔,由于其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更是严重影响钢铁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从公布的数据来看,相继停产的16家企业,1—10月份,工业用电量为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6%;占全市工业用电量的14.2%,拉动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2.3个百分点。而16家企业截止10月末,共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3.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6%;每万元工业产值电耗为2400千瓦时,是全市平均水平7.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