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VS穗轴褐枯病
1、发生时期不同
溃疡病多发生在转色至成熟期,穗轴褐枯病多发生在开花前后。
2、为害部位不同
两者虽然都为害穗轴,不同点是:穗轴褐枯病多为害葡萄幼嫩组织,花前花后没有完全木质化的穗轴(花穗、果穗)是主要为害对象,枝条老熟,充分木质化后不再侵染为害。而溃疡病为害已经木质化的穗轴、果梗和果柄,发病部位变成黑褐色,干枯,果实极易脱落。
溃疡病VS白腐病
溃疡病和白腐病发病时间差不多,两者的相同点是都容易落粒,区别在于:
1、溃疡病即使落粒果实无明显症状,而白腐病病果上有明显失水、凹陷、发黑的症状,果肉坏死。
2、白腐病为土传性病害,已发病的果实有明显的土腥味,而溃疡病没有这个特点。
3、白腐病接近地面的果穗越容易发病,溃疡病全株都有可能发生。
溃疡病VS房枯病
溃疡病和房枯病发病时间差不多,均在转色至成熟期,区别在于:
1、溃疡病明显掉粒,房枯病不掉粒。
2、房枯病在果实上有明显症状,果实失水萎蔫,而溃疡病没有这个特点。
溃疡病VS水罐子病
水罐子病又称葡萄转色病,水红粒。是葡萄转色近成熟期常见的一种生理性病害。
主要表现在果粒上。有色品种明显表现为着色不正常,色泽淡;白色品种表现为果粒呈水泡状,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肉变软,果肉与果皮极易分离,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水罐子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营养不足和水分失调。
水罐子病发生的原因:
1、树势弱,负载量大,摘心重,有效叶面积小,营养供应不足时,发生严重;
2、地势低洼,土质粘重,土壤通透性较差的果园发病重;
3、偏施氮肥,发病较重;
4、果实成熟时土壤湿度大,营养生长过旺,新梢萌发量多,引起养分竞争,发病就重;
5、夜温高,特别是高温后遇大雨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根外喷施磷、钾肥,适时适量施用氮肥。
2、合理负载,严格控产和单株留果量,科学进行摘心和副梢处理,增加叶果比。
3、幼果生长期,加强叶面喷肥和随水冲肥。
4、加强病虫害的防控,保护叶片和健康树势。
溃疡病与水罐子病的区别:
1、溃疡病是真菌性病害,具有传播侵染的特点,而水罐子病,又称转色病是生理性病害,不传播。
2、溃疡病果实色泽正常,水罐子病着色不正,色泽淡。
3、溃疡病果实无明显怪味,水罐子病果肉酸,果实发软。
4、水罐子病果实与果粒容易脱落,后期形成一包酸水,而溃疡病无此特征。
徐艺伟 QQ: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