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关过程监控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之后方可上岗作业,否则一律不得上岗。
这样不仅让每一位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吊篮安全操作知识,还能正确操作使用电动吊篮,以及掌握和具备一些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情况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同时严格要求上机人员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以及安全技术交底上面的内容,提高上机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上机人员的自保技能。
其次,加强吊篮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绘制出吊篮的平面布置图,对每台吊篮进行统一编号,并张贴于吊篮的醒目位置处,对每部吊篮的上机人员和所用吊篮进行登记造册,也可将名单张贴于吊篮上,保证操作人员的稳定性。
再者,就是制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电工每天上班前对吊篮的电气系统、配重块数量( 必须上锁保护,防止人为破坏或移除) 、安全绳、安全防坠器、生命绳、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确认无误之后方可上机作业。
当然,每台吊篮的上机人员同时也要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负责,在上机之前也需对所用吊篮例行检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只要我们多一次检查就多一道保障,耽误一分钟,而我们所换回来的不仅仅是金钱,因此,上班之前的例行检查必须不折不扣地始终如一地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然后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继续巡视检查,防止无关人员出现于吊篮施工区域范围内。
而多工种交叉作业无可避让的情况出现时,我们应该组织相关施工队伍的负责人,召开安全碰头会议,签订交叉作业安全协议书,明确各方安全职责,并应在施工区域内派专人进行看护,有条件的可采取在吊篮支架上层设置一道水平兜网或者安全硬防护等安全保障措施来确保下方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还应检查吊篮是否挪作他用,比如将吊篮当做材料、人员运输设备投入使用;吊篮操作平台上是否超过额定人员;
作业人员安全帽、安全带是否按照要求正确佩戴、系挂,严禁将安全带系挂与吊篮、建筑物、钢丝绳或者其他物件上;雨雪、5级及其以上大风天气时,吊篮必须停止使用,将所有吊篮降落至地面上,如果无法达到时,可利用绳索将吊篮与建筑实体捆绑固定。
还有就是吊篮移动一次必须重新进行一次验收,而且厂家必须派专职维修人员常驻于施工现场,对有故障的吊篮及时进行维修,严禁吊篮“ 带病” 作业。最后就是要做好电动吊篮的拆卸、退场工作,拆吊篮前须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通过后方可开始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