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

  • 发布时间:2017-05-08 09:40:11,加入时间:2017年03月22日(距今2980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A座2006
  • 公司:河南省现代农业设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赵先生,手机:15981973790 电话:0371-63690875 QQ:529209973

科技部根据国家要求,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银行,于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十年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为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城乡统筹的新形势,更好地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特制订本规划。
  一、园区建设现状与成效
截止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6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各具特色、成效显著,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受到了地方政府、企业界、科技界和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
  1、园区成为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的重要基地,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园区为平台,通过技术熟化和成果转化,并与区域农业发展相适应,通过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之间的技术传播和扩散,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截止2009年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主开发和引进项目6656项,推广应用新技术5358项、新品种8045个,成果转化成效显著。
  2、园区孵化和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型农业企业,有效促进了农
业产业化进程。园区从发挥所在地区的优势和特色出发,借助技术、人才的聚集,成功引进、孵化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科技企业,通过“公司十农户”、“龙头企业十基地十农户”等模式,带动了园区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农业科技园区入驻企业总数已达4460 家,累计实现产值4644 亿元,净利润总额431.91亿元,出口创汇193.95 亿元,缴纳税收128.15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3、园区培养了一大批新型农民,拓展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农民增收能力。园区围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工作,因地制宜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农村科技带头人,提高了农民应用科技的能力。截止到2009年底,已累计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O多万次,培训人员1244万人次,组织科普讲座近2万次,吸纳就业人数超过61万人,带动周边地区3496 万农民致富。
  4、园区加速了现代农业科技要素的聚集,促进了科技与金融
的紧密结合。各地园区积极探索按照市场机制、企业化运行和产业化目标的建设模式,提供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吸引了一批优秀复合型人才入园创业,通过国家科技政策引导和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相结合,促进园区建设和发展。截至2009 午年底,园区利用企业自有资金、政府补贴、金融融资等多渠道、多元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累计融资880多亿元,其中企业投入占60%以上。同时,以科技特派员为重点,集聚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技术人员来园区创业,使园区真正成为现代科技、资金、信息和人才集聚的重要基地。
  5、园区管理体系与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园区建设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阶段。园区建设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成立了园区部际协调指导小组和联合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文件,使园区建设管理有序规范。各园区均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优惠政策,为园区内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河南省现代农业设计公司前身为成立于2005年的河南省博思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一家从事农业规划设计、项目咨询、会务培训、项目后期评价的专业规划设计公司,院下设工程咨询部、设计部、规划部、市场开发部、综合管理部等机构。
我公司拥有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核发的农林行业设计乙级、水利行业设计丙级、农业工程咨询丙级资质,现有专职员工50人,其中博士学位7人,硕士学位15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0人,专业涵盖农业经济、水利工程、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农业装备、农村能源、园艺、农学、土建、电气等领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