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佛像真伪鉴定方法,重庆哪里可以私下交易或是收购铜佛像?
各时代佛像的风格和特征,其实就是我们鉴定佛像时的着眼点。当你将一尊佛像的着眼点弄明白了,这尊像的时代也就出来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像鉴定
应该说佛像在东汉时已经传入中国,但那时还不成系统。现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的青铜摇钱树为东汉之物,树干的中部有一个佛的形象,但最上面还有东王公、西王母,可见这时东王公、西王母地位比其要高。说明那个时候人们对佛的概念并不明晰,只是简单地将其认作能够消灾避祸的吉祥神明。在离乐山大佛不远处有个地名叫麻号,山崖上开有许多汉代崖墓,在横方上出现了一尊浮雕标准佛形象,像高三四十厘米,有背光,佛手抓着大衣一角,形象与键陀罗地区的佛像图案关联极深。
近几年,蒙古风格造像在国内拍场表现十分活跃。但从佛像市场来看,在整个艺术品市场走弱的情况下,能逆势火热,热点从永宣、雍乾宫廷造像,再到东南亚造像,已十分不易。2016年遇到“瓶颈期”,起拍价都纷纷调低。2016年11月12日,2016嘉德秋拍特为一尊佛像开设专场,它就是蒙古17世纪铜鎏金一世哲布尊丹巴像。此像从2000万元起拍,最终以7302.5万元成交,这件拍品是迄今为止体量最为大、造型最完美、表现题材最重要的蒙古风格造像。在佛教寺院中,供俸多种佛像,因其身分不同,佛像的形象、材料、种类也不相同,佛相依其身份,可分为佛、菩萨、明王、天等数种。从佛像的容颜变化开始就可以看得出来,最初的石刻雕像显得粗糙,而且在造型和轮廓上都和后期的佛像相距甚远。实际上,佛文化在历史长河发展中,地方文化区域也有了不同的方向,逐渐在流传中出现了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文化不同,佛像的面相造型也不同。
2004年专场的成交纪录最为高的也不过300多万元,而在海外,600万~800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也不鲜见。2004年11月份,在香港佳士得举办的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明15世纪大威德明王鎏金铜佛像估价1200万~1400万港币,最终则以1906.2万元成交,成为当时金铜佛像的成交最为高价。
从此,佛像在拍卖市场呈现一路上扬的市场行情。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中,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为高价。
掀起2006年金铜佛像拍卖高潮的当属10月7日在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的“佛光普照——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专拍”。这次专拍推出了14件明永宣宫廷造像,均为英国古董商斯比尔曼(Speelman)的藏品。
如果您手上有藏品需要鉴定或是出手可以联系重庆瀚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曾总 免费专业鉴定 快速交易 拍卖展览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