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殖兔子,既要考虑兔场基础种兔的数量和向社会供兔产品的数量,还要考虑兔子养殖的经济效益状况。对于肉兔和獭兔来说,规模的底线———基础母兔300只,年出栏商品兔6000只以上,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的兔场。更主要指那些在单位种兔或单位面积的
兔舍内,集中投入较多的人力、技术和资金,获取单位兔高产出时的更大规模的集约化兔场。养殖规模是指养殖数量的范围,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比如,解放初期,在我国一个基础母兔30只的兔场可称为规模型兔场;八十年代以前,50~100只基础母兔的兔场也能称为规模兔场。但是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养兔业的快速发展,饲养
规模不断扩大,基础种兔数百只,甚至千只以上的兔场屡见不鲜。因而,对养殖规模数量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