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是推进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点,不过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建设项目的快速有效落地?业界人士给出了若干建议,部分省市的实践也给予了宝贵的经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水十条”的发布要求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由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得到了进一步关注。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热潮来临。
不过面对复杂的农村环境,推进生活污水处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管理责任主体存在差异性,一些治水工作的实际效果不如预期。而且这笔经济账也让很多地方的处理工作遇阻,长期的管理运营成本也是一大难题。在此基础上,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善,付费机制仍有待统一,建设过程中无法落实对外包企业的有效监管也阻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进程。再加上很多地方的建设由于信息公开度较低的缘由,往往会发生村民和村集体不配合的情况,这就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更加难以推进,也加大了建设、运营和监管成本。
有专家建议,顶层设计的完善是基层建设得以顺利展开的基础。以我国大热的PPP模式为例,很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都会优先选择PPP模式,政策支持到位,立法层面依然缺乏支撑。这就会导致地方条件的差异性扩大,规范和标准无法实现统一。因此,健全法律法规是当务之急。
而针对管理责任主体的问题,业界人士指出,责任界定应当更加明确、合理,政府、市场和个人都要承担治污责任。来自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和市场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固然重要,增强个人的环保责任感也很有必要,可以借鉴的方式有缴纳污水处理费或者自行管理维护。
为了让村民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村民对于污水处理的认同感,增加话语权会是有效的途径。如今的一些污水建设项目在选址、动工、建设等环节总会与当地村民产生矛盾,而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在农民或者村集体参与规划、决策、监管等各个环节,发挥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推进项目将变得更加顺利。
当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农村污水处理方式也是重要且必要的。以此为前提,各地在选择处理技术以及项目承接人的时候可以更倾向于有经验的社会投资者。与此同时,优选技术和设备以及建设团队,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
生活地上式污水处理设备权鼎环保
最后,也有专家认为,将日常管理维护职责和专业维护职责分开将有利于地方政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监督、引导和规范等方面。具体而言就是,让村集体本身负责日常管理维护,政府则偏向于专业维护,并且针对外包企业监管问题加以强化和跟进,以此保障项目建设的规范性。
诚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体系的完善必将经历一个过渡的过程。况且,如今我国多地的社会实践表明,问题的产生带来了解决方式的更新和处理模式的迭代,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渐入轨道。
本技术文档归武汉权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解释权或合作伙伴授权提供,文章地址qd-water,未经权鼎环保书面授权许可,任何第三方个人或机构不得复制、转载、摘编、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权鼎环保保留追责权利。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