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瓷器

藏友必看如何正确出手珐琅彩价值高

  • 发布时间:2018-06-05 17:37:18,加入时间:2016年06月14日(距今3266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北京朝阳区十里河大羊坊路89号新华国际
  • 公司:北京古雅致臻文物鉴定中心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马主任,手机:13466684515 微信:A13466684515 电话:010-59999999 QQ:3483307494

乾隆御题官窑贯耳方壶 万 3622.5万 

大清乾隆 官窑(钻刻)松 万 3220 万 官窑天青釉双耳瓶 万 2875万 

明永乐 官窑青花胡人舞乐 万 2300万 官窑琮式洗 万 2200万 

官窑翠青釉弦纹瓶 万 2090万 清乾隆 珐琅彩人物纹胆瓶 万 13800万

大清乾隆 官窑(钻刻)松 万     3220万 宋 官窑天青釉双耳瓶万2875万

198万成交青花天女散花纹碗 藏品年代:清顺治   5040万成交珐琅赫墨彩山水碗 藏品年代:清雍正

644万成交青花九龙纹瓶 藏品年代:清嘉庆   313万成交墨地五彩花卉龙纹大果盘 藏品年代:清光绪

松 万     

1.越窑

  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系对杭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其形成于汉代,经三国、西晋,至晚唐五代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中心产地位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始终以生产青瓷 主,质量上乘。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 ;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

  2.邢窑

  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唐代属邢州,故名。该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曾被纳为御用瓷器,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邢不如越,主要因为他饮用蒸青饼茶,若改用红花比较,或要反映真实的茶汤色泽,则结果正好相反,所以两者各有所长,关键在于与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 =======================

======== === ============= =======================

北京嘉得四海拍卖有限责任公司

全国免费 咨询热线 :()

联系人:马总监          乱世典黄金 

Tel:                 盛世兴古玩  

QQ :         合作  共赢   诚信   可靠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海商富中心

======================== ========================

  

田黄冻石:田田黄石

黄石中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固的蜂蜜,润泽无比。

银裹金:银裹金田黄似去了壳的新鲜鸡蛋,外表生着一层浅色白皮,光泽明亮,甚为名贵。

白田石:田坑石中色白者,名“白田”,多产自上、中坂。白田石色非纯白,多略呈淡黄或蛋青色,似丰脂玉,萝卜纹明显,有红筋,格纹如血缕,以质灵、纹细、格少者为佳。

金裹银:田黄石中上品,似羊脂油块,外表色着一层鲜嫩黄皮,皮与肉形成鲜明的色彩反差。

鸡油黄:出产于上坂区和中坂区的交界处,质细密坚实,湿润凝腻,石之表面色有一层似鸡油的皮。

桔皮黄:刻石出产于中坂区,色泽艳丽,黄中略带微红,质地纯正。

黑皮田:亦名“乌鸦皮”,色泽多为桂花色,外皮如漆似炭,利用此石雕刻作品,外表黑皮和里面的黄色,反差尤为强烈。溪管田:溪管田是指意外散落于寿山溪中,或农耕露出的石头,被顺手丢入溪中的田石,主要积存于中坂溪的中管屋附近而得名,又称为溪中冻。这种田坑石因久蕴溪水中,石质相当灵透莹澈,色泽略淡,皮层极薄或无萝卜丝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