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在民间被称为“景泰蓝”,顾名思义,这种工艺在中国以明代宣德、景泰年间为代表。据考珐琅工艺起源悠久,古埃及、希腊和罗马都曾出现过珐琅制品,相传掐丝珐琅在元代传入中国,其规范叫法为“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中国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掐丝珐琅——景泰蓝。
深圳征集处:
联系人 :朱总
联系电话:
明代景泰蓝受到皇帝青睐,它用薄而窄的铜丝掐作成多种图案,粘在铜胎上,填上各色珐琅料,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因当时釉料多呈蓝色,因此“景泰蓝”在民间成了掐丝珐琅的俗称代名词,宣德、景泰年也成为掐丝珐琅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在收藏于故宫的掐丝珐琅器中有不少款识为“景泰年制”和“大明景泰年制”。据专家研究,其中多数是景泰朝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后世慕名仿造改款的。虽然明代中后期景泰蓝均有制作,但都没有超过宣德、景泰时期的水平。明代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铜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青铜器较多,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颜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掐丝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多有砂眼。这也是鉴别明代景泰蓝的重要特征。掐丝珐琅在明清两朝兴盛一时,到了清代乾隆朝,又迎来它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水平。乾隆掐丝珐琅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存留至今的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看,品种之丰,技艺之精湛,都可以说是将元明时期兴起的珐琅传统工艺推向了发展繁荣的顶峰。
掐丝珐琅拍卖成交价格记录: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荷塘鸳鸯”图寿鹤三足盖炉(1对) 万港币 348万港币 澳门中信
清中期 红木珐琅镶百宝刻花屏 万元 330万元 澳门中信
明宣德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花棱盖盒 万港币 321.21万港币 澳门中信
明十五世纪 掐丝珐琅缠莲纹 万港币 321.21万港币 澳门中信
明永乐/宣德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瑞兽耳炉 万港币 290.5万港币 澳门中信
深圳市宝德拍卖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唯一一家在国家文化局备案的艺术品运营公司。企业文化通过梳理、凝练、深植、提升,营造出积极的文化氛围、共享的价值取向和运营理念。“诚信为本、专业至上”是自成立伊始就坚持的服务宗旨。以文化价值诉求为立品之本,深圳市宝德始终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做艺术品展览,以专业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去努力发掘每一件艺术臻品的背后的文化价值;以诚信的服务理念去维护每一位藏家客户的利益,创造品牌的价值。真正实现建立在国际艺术精品来源有序旳基础上,健全买家招商的运营机构,开创民间艺术品交易全球化之先河的宏伟梦想。
深圳宝德拍卖有限公司
联系人:朱总
手机: :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东路英龙商务大厦13楼
藏品鉴定征集范围以征集中国古董、中国陶瓷、中国现当代油画、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翡翠玉器、杂项等为主要拍卖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