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其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哥窑近期成交记录: 拍品名称 成交价格 时间 拍卖行 0092 金代 哥窑米黄釉贯耳瓶 HKD 澳门中信 0059 宋代 哥窑葵花洗 RMB 香港嘉德 0118 金代 哥窑米黄釉双耳瓶 HKD 澳门中信 0157 宋 哥窑梅花洗 HKD 澳门中信 0636 宋 哥窑纸槌瓶 HKD 澳门中信 0646 宋 哥窑花觚 HKD 澳门中信 0152 宋 哥窑直颈贯耳八棱瓶 HKD 澳门中信 3130 哥窑圆笔洗 HKD AAA中国艺海 对瓷器有所了解的人们都知道,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哥窑因工艺复杂、身世神秘,所以传世量最为稀少。据估算,宋代传世哥窑目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仅几百件,以致多年来拍卖市场屡屡出现哥窑逐高的天价。2004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哥窑六瓣葵花盘,被一日本收藏家以146万美元购得;2010年苏富比在伦敦以100万英镑拍过一件宋代哥窑瓷;近年最贵的有成交记录的价格大约是3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多万元。 穆文斌老师 现任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高级顾问、征集部核心成员 穆文斌,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曾任国家文物局流散文物处和博物馆处副处长,文博馆员职称;年任国家文物局驻港副代表、中艺(香港)中国文物咨询中心副主任。现任北京瀚海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高级顾问,时常接受艺术网、99艺术网等国内极具影响力的艺术门户网站的专访。长期从事文物鉴定出口、市场管理和立法调研。北京国际拍卖会以后,穆文斌参与国家文物局进行市场调查,并参与1994年7月下发的《关于文物拍卖试点问题的通知》和《文物境内拍卖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的制订过程。2014年,穆文斌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品市场高峰论坛,与刘益谦、王中军、朱绍良、陆忠、唐炬等。 甄建芳老师 现任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瓷器杂项主任 甄建芳,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瓷器杂项征集部负责人,从事古玩艺术品数十年,在艺术品瓷器、古玩杂项等古玩收藏方面拥有国家顶1级鉴定评估水平。常年为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征集挑选藏品。一线拍卖行大佬,画廊领军人物及资深收藏家共同探讨艺术市场未来之路。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原名北京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成立于1994年1月,翰海公司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拍卖企业之一,是国家文物局首批获准拍卖一、二、三类文物的大型综合性拍卖公司,是全国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首批选用的拍卖机构。2017~2018年春季、秋季、四季拍卖会拍品免费甄选 特邀北京翰海、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一线拍行老师莅临甄选 届时即可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了解自己手中藏品目前的市场价值 了解手中的精品在什么时代有什么作用 只要藏品符合一线拍行要求,鉴定、托管、流拍费全免,只需交少量报名费即可送拍 机会难得,切勿错过 甄选时间:具体时间以及拍卖结果请咨询 甄选范围:瓷器、历代名人字画、明清玉、近代玉、历代名家文房四宝、紫砂、田黄、瓷版画、鸡血石、精品奇石等 ID:1 3 8 2 2 2 1 5 4 5 0(同手机) 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