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征集电话: 重庆朗臻文化 李经理
大清银币壹圆拍卖价格;
2006年拍卖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试铸样币 拍至336.5万元
2007年拍卖 1910年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拍至419.2万元
2008年拍卖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拍至226.5万元
2011年拍卖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200万元起拍,以452.8万元
2009年拍卖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以296万元高价成交
2009年拍卖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估价80万至150万元,拍至309万元
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银质试样币更拍至390.4万元 "大清银币”引发大众货币投资热情!据钱币收藏家协会发言人介绍,“大清银币”价值之所以较高,是因为存世量少。相较于这些年来,陆续在收藏界掀起热潮的翡翠、南红、文玩等等,钱币收藏似乎一直不温不火,但也牢牢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有属于自己的一票支持者。而借着“大清银币”的网络热潮,吸引了更多普通大众将投资视野转到了钱币收藏市场上。
清光绪末年,清政府为整治各地分散铸币而引起的币制混乱,便致力于币制的整顿与改革。除明定铸币权统一归中央外,还详细制定了铸币的样式、单位、分量和成色。“长须龙”银币即为其中成员之一。
此系列币,体制完备,制作精美,实属中国货币史上之空前。辛亥革命爆发,因而短时间便随同其制定者被推翻而告废止。各等铸币,除普通“曲须龙”一元银币及十文铜元在民国初年被应需而大量铸造外,余皆所出无多。在钱界也是名誉颇具,历来为中国银币收藏的倾心之选。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极为珍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