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方焕敖老师的一大喜好,一下是老师的一些个人见解。
中国民间收藏活动源远流长,自人类有目的的造物之后,收藏活动也相应的发展起来。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宫廷均设有专门机构,收集和管理遗留物品。皇家的收藏意向多引导着民间的收藏品位。宋代以来的文人收藏,将民间的收藏趣味引上了“雅”的道路,收藏的种类也有所拓展。明清时期的民间收藏已成风气,大家辈出具有特色的各家收藏,使当时的收藏与鉴赏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近现代私人收藏家如张伯驹、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人称“民国四公子”,都是收藏大家,他们以收藏文物及艺术品,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业余时间多了,特别是现在股市不稳定,房地产投资收到限制,而艺术品投资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因此,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文物市场也“与时俱进”搞活开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举办的艺术品拍卖活动,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促使更多的人加入文物收藏行列。而民间广为流传的收藏活动也将收藏领域拓宽到“诸物皆可收藏”的程度,并且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专门知识和一定收藏规模的个人收藏家,民间收藏团体、私人博物馆遍布全国。
现在民间的收藏对象仍然是以文物为主体的文玩。文物—即古代劳动人民遗留的物质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文物一旦为私家收藏或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则叫“文玩”,又称“古玩、古董”。它包括瓷陶、玉器、文房四宝、竹木牙角器、漆器、古书字画等等。文玩之所以成为高雅的精神追求,是由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可限量的经济价值所决定的,比起一般精神产品,它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比起一般的物质产品,它又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文物古玩的特殊性和地位决定了人类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的物质财富越丰富,收藏风气也越盛。除了专门人员外,必然还会出现大量的业余爱好者。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相信有一定程度的收藏与鉴赏知识,将会成为每一位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欢迎有兴趣的藏友交流学习,发扬中国瓷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