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系统通过加注车用尿素与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产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将其转换成氮气,氧气和水,从而降低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国IV排放标准。
用途:
适用于:国IV 、国V排放标准的卡车,客车等。
技术规格:
符合GB 规格要求
主要包装:
产品采用10L、20L、1000L包装
储存条件:
为避免尿素分解和非密封容器中水的挥发,应避免长时间在30℃以上的温度下运输和储存尿素溶液应防止雨淋,日晒,密闭保存。
独特技术:
本公司自主研发,拥有专业技术生产的车用尿素溶液可满足我国大部分地区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排放要求。
本产品特点:
可有效降低油耗,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说说尿素,是加?还是不加?
我们最熟识的不过农业上使用的尿素,其实医药、食品、化妆品都使用尿素。
我们现在又使用在汽车上了,只不过不是用在气缸里面“烧”的,是在排气管(消声器)里面“烧”的,即用于“废气后处理”。
一、什么条件才能处理尾气?
1、
温度:必须够一定的温度,尿素才能分解出氨气;也才能与氮氧化物反应。2、排气有过量的氮氧化物,探头(氮氧化物传感器)才向电脑版报告,车载电脑发出指令,尿素泵才定时、定量喷射尿素。
所以说,排气温度传感器不探测到200°以上尿素是不喷射的(所以有些“聪明”的司机就拆除或者移开一些温度传感器,让尿素不喷。是否妥当,下面再说)
2、尿素喷射是否与发动机油耗有关?
实际上,尿素是后处理剂,与发动机油耗无关。但是,为什么一些司机在用完尿素不加、或者故意不用,就会比平时增加油耗?这个下面再说。
二、司机们应对尿素的种种高招:
1、
刷电脑版,将国四发动机刷成国三;
2、
将温度传感器拆除----让电脑感应到排气管没有热;将传感器移开一些距离----让温度永远达不到200°以上,电脑不指挥喷尿素。
3、
将尿素稀释:用纯净水或者清水稀释尿素,以减少尿素使用量。
4、
将尿素喷管折回尿素罐以循环,不让尿素喷出去。
5、
对几个传感器进行改装、“蒙蔽、欺骗”电脑版,让其执行错误信息,不再指令喷射尿素。
6、
干脆拆除尿素喷射系统
三、对上面种种高招的解释
1、
刷电脑版,这是在得到主机厂授权才能办的事,这是可以达到的(估计在监管部门重视、竞争对手攻击下,今后说不会做了的)。但是,国四的燃油喷射系统与国三不太一样,就喷射压力就不一样,按设计国四机应该比国三机油耗低1-5%的,所以说,刷前要考虑好,或者试验以后做决定。另外,年审或者临时检测时,要保证恢复回来。当然,那些路边店铺自学成才的刷电脑版就更加要考虑清楚。
2、
将温度传感器(一些有2个的分前和后温度传感器如天龙、乘龙等,一些只有一个如解放J6)拆除或者移开一些距离,是可以让其不喷射尿素。但是电脑检测到“排气管长期温度低”就会显示错误或者故障符号,在一定时间后,发动机电脑便限制动力(功率)输出。而这个“故障”出现的延长时间是多久,因各个发动机厂家设计不同,某厂家是设计50小时后。而限制功率是多少?也是厂家不同,某厂家是限制到原机的75%,甚至一些是50%。
3、
尿素稀释。如果尿素稀释,其参加反应的尿素就少,处理的尾气让探头始终探到排放超标,电脑就一直指挥尿素泵不断加量喷射,当然也会使用多了。
4、
让尿素管折回来,电脑是可以探测、分析到的,因为排放的持续不合格电脑检测排放、和前后温度没有变化,也会认为是故障,然后进行功率限制的。
5、
对于“欺骗”电脑,这个要达到不修改电脑版、不减功率、不增加油耗、随时恢复原状方便检测和年审,那是需要发动机厂技术人员才能做到的,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能够达到就是高手了。
6、
拆除尿素系统是不行的,电脑检测到故障后就限制功率了。
当然,重载卡车一般每公里要消耗0.1-0.17元左右尿素。相信司机都有这种心理要“不烧尿素”,但其实加了尿素省了油,总体上还是省的。只不过,尿素是实实在在从口袋里面掏的,感觉明显。而省油方面没有计量,加油时候多加了几升心里上感觉不出来罢了。
7、为什么一些司机做过手脚后,没感觉到功率下降呢?
因为现在的车功率都很大马力的,储备功率足够。如果高速上、平原上用不了那么大功率,因尿素问题而限制功率后,感觉不明显。
8、为什么不加尿素后,油耗会升高?
因为,当发动机功率受限制而下降后,在超车或者爬坡前,就得提前加大油门冲。比如,前面2公里有一个坡,平时到坡脚再加油就可以冲上去了;如果功率限制了,就得提前2公里提速冲坡,那么这2公里的路段就是额外的耗油了,一个月下来就会发觉不加尿素会比加尿素会增加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