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善财童子“的来历说法颇多。有说,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故名“善财童子“。后来,善财童子受文殊菩萨的指点,拜访了五十三位名师,遇到普贤菩萨自然成佛。也有说,善财童子于观音菩萨出得道的,说法不一。
观音菩萨是善财童子参拜的第二十七位菩萨。在 “五十三参法要偈“中,关于善财童子与观音相遇时,是这样一段:
又到普陀罗伽二岛上 参观自在菩萨众生宝
演慈说离怖畏随宜 证入菩萨大悲行法门
而在普陀山旅游时,也听到一则民间关于观音菩萨胁持善财童子的故事。说是这个小孩儿从小没有父母,以替人家挑井水为生。一次,他在井里捞到一个小瓶,放出其中的蛇精;蛇精却要吃他。这时观音菩萨来了,把他救下,收他为徒,去普陀山修炼。普陀山有一处景点名“五十三参石“。
而
吴承恩显然是自己编造的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服为“善财童子“的故事,颇有胁持的意思。作家们往往狡猾,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藏在文字后面。他说“善”,未必“善“;他说“好”,未必真“好“;他说“可恶“,未必真的“可恶“。他们常常藏在文字后面,狡猾的眨着眼睛,悄悄笑道“你们慢慢读罢。“ 不过,这篇并未打算考证善财童子的来历,也未打算分析观音菩萨的动机,还是回到红孩儿身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