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 拥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能让人容貌增色不少,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幸运。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 他们想睁大眼睛却往往力不能及, 常需借助抬眉、提额头才能把眼睛睁开, 看上去双目无神或眼睛一大一小, 给人的感觉总像是没睡醒...... 很多人归结为是因为单眼皮、内双、 眼睛睁的不够大,没精神, 但真正的原因却是因为#上睑下垂#。
韩国延世大学曾做过专门的研究, 统计结果为因单眼皮去做双眼皮的人中有26%的人有上睑下垂。 什么是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是一种眼睛睁眼功能障碍的疾病,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系指人的睁眼肌肉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因为遗传、外伤、老化等因素)引起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 正常人眼睛平视时上睑缘遮盖黑眼珠应低于2mm,如果眼皮盖住黑眼珠过多,会给人没有精神的印象,严重者甚至影响视野,需要行上睑下垂矫正术。
上睑下垂判断原则
病理性上睑下垂判断标准: 上眼缘遮住角膜缘上方2毫米以内为轻度上睑下垂,2-4毫米为中度, 遮盖4毫米以上为重度上睑下垂。 还有很多人虽然按照眼科的标准不能诊断为上睑下垂,但一看这个人的眼睛就没精神,所以我们需要按照美容标准把遮盖角膜缘1毫米作为诊断标准,此种状态下会对眼神造成影响的,也需要美容改善。
上睑下垂的危害
先天性上睑下垂,严重的生下来就睁不开眼,轻点的可能会部分睁不开眼。 对孩子视物时姿态(重度上睑下垂患者通常需要抬头、歪脖子视物)的影响非常严重,既会影响视功能,也会影响孩子行动,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上睑下垂的治疗
我国知名眼整形修复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眼整形专业委员会、梨花雨医疗美容医院院长张跃辉教授告知:在中国我们一般把上睑下垂的诊断标准定为眼睛遮盖角膜2个毫米,手术后只要能把瞳孔露出来就认为治疗达到了目标,这是眼科的诊断标准。 相比传统提肌缩短术、额肌瓣悬吊术等术后易复发的缺陷,眼睑下垂修复术是我从国外引进后进行改进的。做了改良以后它更适合我们中国人,因为我们中国人属于蒙古人种,我们的眼睛有蒙古族人的特征,它的发病、生物学结构,病理跟西方人是有差别的。 通过改进我们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上睑下垂,不仅美容效果好,功能不受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眼睛能够比较灵动的睁开,能够眨眼、能够运动也更考虑到术后眼部的美观 张院长还指出:对于手术造成的上睑下垂,如果我们不提高我们整个手术的标准,双眼皮的成功标准,这块造成的病人会越来越多,大家不认为它是手术没有做好,而是认为做完双眼皮眼睛就该是这样,所以这样的病人去修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