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监:
耀州窑位于西安以北一百多公里的铜川市黄堡镇。窑址以黄堡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玉华、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此地在宋代辖于耀州,故名耀州窑,其产品称为耀州瓷,或名耀瓷。 随着经济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以往所没有的瓷窑体系,其中耀州窑便是一个自成窑系的北方著名窑场。它以盛产独具风格与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进而又成为耀州窑系的中心窑场和代表。其精美优良产品的出现,是宋代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的产物,也是宋代工艺技术水平和社会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宋代耀州窑瓷器在民国以前绝少仿品,近年来不少仿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为某些博物馆所“珍藏”。在鉴定耀州窑瓷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耀州窑瓷器的胎呈灰褐色或灰白色,由于胎泥淘练不是很精细,虽然胎质较密,但瓷化程度不高,不坚硬,胎骨较薄。在器底胎釉交接处呈现黄褐色或漏釉处呈现酱色小斑块。这是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耀州窑的釉色呈多样化,的是青釉,青中微黄色。其他釉色有青绿、油绿、黄绿等色。青釉光润肥厚,清澈纯净。其胎釉结合较好,釉面往往有细小的开片及细小的桔皮纹。由于釉汁较为粘稠,绝无流釉现象发生,在某些器物上甚至会有上部釉层比下部釉层还厚的现象。虽然耀州窑器物釉色多变,有的稍绿、有的稍黄,但不论釉色深浅都含有黄的成分,否则便不是耀州窑的器物,或是后仿的器物,年代越晚闪黄的程度越大,这是鉴定耀州窑及制作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刘总监:
金 耀州窑刻花梅瓶 万 507.4万
五代 耀州窑剔花尊 万 700万
北宋 耀州窑刻缠枝花卉纹 万 268.75万
宋 耀州窑 瓜棱执壶 万 668.7万
耀州窑青釉刻花艳锦天鹿纹 万 255.2万
元 耀州窑青釉刻花龙虎纹 万 540.48万
宋 耀州窑刻花梅瓶 万 500.4万
五代 耀州窑花式盌 万 500万
宋代耀瓷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而且多留有二次修坯的痕迹。其工艺过程为第一次修坯时底足留的较宽,随后施釉。釉干后对器足再次修整,烧成后在底足部位留有明显的加施修削痕迹,又演变出鸡心底,圈足亦变为矮小圈足.宋代粗州瓷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为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以前,器底较宽,足底往往粘有石英托珠,纹饰多简单。由于初将烧柴窑炉改为烧煤,烧成气氛不稳,产品与五代和宋代中期以后比,普追发暗。中期为仁宗至神宗时期(年),是耀州窑的鼎盛时期,器胎因淘洗和炼制精细,壁薄质细,致密度超过此前产品。器物底足增高。以饰釉后再经二次精修的高窄圈足为特征。晚期为哲宗时期(年)以后,盛行斗笠状小碗,以器物底足变矮、器胎变薄出现鸡心底为特征。盛行印花器。
,刘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