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负暄杂录·窑器》:“宣、政年间,京师自置烧造,名曰官窑。”这是有关“官窑”的最早记载。南宋时置窑于修内司,在今浙江杭州凤凰山,沿袭旧制仿烧,称“修内司官窑”。这两个窑址迄今未发现。后于郊坛另设新窑,在今杭州乌龟山,叫“郊坛下官窑”,窑址范围很大。1956年作了部分发掘。郊坛下官窑烧造的青瓷:胎薄,呈灰、褐、黑三色;施釉厚,以粉青色釉最.佳,晶莹润泽,犹如美玉;釉面多有纹片;器口及底部露胎处,呈灰或铁色,称“紫口铁足”。造型优美,是南宋瓷器中的优秀作品。
官窑则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历代由朝造专设的瓷窑均称“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 “官窑瓷”则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大名窑争奇斗艳,各领风骚,以官窑烧造的宫廷瓷器最为精良。这件官窑洗属北宋官窑瓷器传世良作,虽有残缺,修补过,可非常珍贵,属国宝。”日前,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云在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上海预展现场,仔细端详封面拍品“北宋官窑洗瓷”的实物后惊叹道。
因此北宋官窑瓷传世量很少,十分珍稀名贵。现除了上海博物馆有四件瓷片、台湾鸿禧美术馆有一件瓷片及中国文物考古部门在北宋官窑的窑址曾发掘出土几件残器和瓷片外,全世界迄今没有一件完整器。该北宋官窑洗直径17厘米,由葡萄牙收藏家施利华先生珍藏,虽有残缺,修补痕迹明显,但完整度极高。“当初藏家对官窑洗进行修补时就以完整展示瓷器历史原貌为目的,并没有过多修饰修补痕迹,以便观者能准确了解北宋官窑瓷器的每个细节特征。同时,也为今人研究北宋官窑瓷提供了参考。”澳门中信拍卖董事总经理高强介绍着该官窑洗的收藏价值。
当前国内艺术品市场正稳步发展,就瓷器而言,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北宋等高古瓷器虽未成为收藏主流,但高古瓷是中国瓷器中最.具代表性,之后必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中国陶瓷史中,“官窑”和“官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一种交叉而非重合关系。
“官瓷”是一个特定的特谓,专指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这种瓷器和汝瓷、哥瓷、钧瓷、定瓷合称中国五大名瓷。
南宋渡江后,江北名窑均毁于战火,景德年前,赐江西昌南镇名“景德镇”,尽迁各地名匠于此。元代忽必烈又在此设浮梁瓷局,除皇家专造外,还将战争中俘获的所有陶瓷业工匠均发配到昌南居,在此基础上,经过近千年的发展,这个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岭土资源的昌南古镇,正式成为中国官窑的集中地,千年窑火一直延续至今天。营造出一脉独具特色的昌南盛世。今天英语中的China即是昌南的音译。所以南宋以后的官窑瓷又称“昌南瓷”、“景德瓷”。
一、征集范围:
中国书画:历代名人字画精品,岭南名人书画及当代书画精品;
中国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元、明、清官窑为主,宋瓷为佳;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现代玉器,要求玉质佳、雕工巧、皮色好为佳。
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
二、征集方式:
凡欲送拍品者,请将藏品送到我公司专家鉴定,符合上拍条件者即可办理相关手续,您也可以将藏品的图片发送到电子邮箱,注明:“香港盛世国际高端艺术品拍卖会”,同时请标明您的心理价位,姓名、电话、以及藏品详细信息 (作者、尺寸、年代、质地等),我们会在三天内给您回复。(所征集拍品将在香港拍卖)
三、联系方式:
澳门地址:拍卖地点:澳门旅游塔4楼 预展地点::“东方神龙”号游轮
大陆联络处: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新洲路和路交汇处英龙商务大厦1301
联系人 :李经理
联系电话:(同步)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