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是产在水田里的,岩穴里产的不叫“田黄”,而且迄今为止,没听说过石农挖掘到田黄要在岩穴中放一段时间的事。第三,有明一代是一个很是漆黑的时代,泛起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样的特务组织,杀宰相犹如杀平民。在这样的政治气氛中,仕宦个个噤若寒蝉。若是朱元璋将田黄奉为至宝,没人敢说一个“不”字。而偏偏就是在明代有个布政使叫谢在杭的,竟然对“田黄”只字不提,而将寿山五花坑所产的“艾叶绿石”品评为寿山石。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人们喜欢寿山石的民俗空前高涨,“名士学士,怀瑾握瑜,穷日达旦,讲论辨识”,甚至到达了“心目既荡,嗜好为移”的田地。康熙年间闽侯(今福州)人高兆撰《观石录》对他在十余位朋侪家中见到的140余枚寿山石举行了淋漓尽致的形貌,并将其分为“神品”、“逸品”、“妙品”。可是从文字上看像是田黄的生怕只有“甘黄无瑕者”、“黄如蒸栗”、“如数百年前琥珀”、“血浸甘黄”、“黄柑巽手”,秀色通理者、“新黄如秋葵者”这么几块。
黄金价格起起伏伏,而“石中黄金”田黄的身价依旧高高在上。特别是名家田黄作品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2012年秋季拍卖会上民国年间一方89g 吴昌硕制田黄懿翁方章以964万成交单克价格超过了10万每克,2013年西泠拍卖于12月16日晚举槌的“印石三宝”专场其中一枚重34.5g的林清卿作田黄石云纹薄意扁方章以517.5万元成交,以每克15万元再次刷新田黄单克成交纪录。2013年已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懋介(石卿)先生雕刻的惊世田黄薄意作品《山居即景》以3680万元成交,不仅创当代印石高成交价格,并且以9.44万元/克的佳绩再次创造田黄单克价格纪录。由此可见深圳宝德拍卖征集的乌鸦皮兽钮薄意山水文雕田黄印章升值投资空间是巨大的。
田黄鉴别要点:
田黄石自从由母矿中分裂出来再埋藏到田间,其间历经了数百万年之久,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条件下,田黄石逐渐地改变了它原来的形态、色彩和质地,出现了其独具的外观特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石形、石质、石色、石皮以及萝卜纹、红筋等六个方面,可依此来鉴定。
石形:田黄石的外形多呈卵石状,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这是由于矿块在迁移滚动过程中,受到溪水不断冲刷研磨的结果。
石质:田黄石的质地湿润可爱,为微透明或半透明体。如果仔细观察,会焕发出一种其它石材品种所不具备的迷人光彩。
如手上有田黄石以及古玩需要鉴定出手,请联系陈经理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