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领域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2014年的快递总量有140亿,2015年快递总量达206亿,2016年快递总量预计超过300亿,到2020年预计超过1022亿。而且这个数据不包括邮政小包,也不包括很多的交互变化,通过目前可看的数据分析已经有48%的复合增长,增长率非常惊人。大量的刚需主要来自以下几点:
首先,90后全面走入社会,95后随时跟进,他们是互联网的一代,是快递刚性增长的基础;其次,越来越多的生活化场景的物品快递化,比如鲜花、蛋糕、洗衣、送餐等;最后,还有农村的城镇化市场、快运的快递化带来快递包裹的增量。
大量的业务增长带来了市场的繁荣,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生产资料能不能消化业务增量,末端的服务能不能保证,业务的增加是否代表了盈利能力的增加。刨除整个物流行业的后一公里之痛,快递也有自己行业化的痛点。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人力资源减少。80后比70后少5200万人,90后比80后少4800万人,整个行业配送的人难招、难控,管理成本高;同时简单重复的工作,有一定的劳动强度造成就业意愿下降,形成快递业巨大的配送方面的瓶颈。
熊猫快收社区商业新玩法
➊快递后100米难题:送件难、有风险、盈利难
➋熊猫快收玩法:线上+线下,第三方代收
➌线下提服务:门店开设,专营店+兼营店
➍线上推广增流量加黏度:引导、营销、积分兑换
➎后包裹市场商机发掘:线上拼货、线下生鲜农特产品及其他增值服务
➏作用:方便随时自提、保护客户隐私、避免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