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枯萎病、黄萎病防治方案(更多土豆植保知识请关注-还觉得土豆疮痂病没有办法防治?医养结合可以解决_土豆病害防治中心|土豆疮痂病|土豆疫病|土豆青枯病)
技术 (电话同号)
马铃薯枯萎病和黄萎病都是真菌性病害,在重茬地发病重,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应该从下薯种时开始预防,避免病害的发生。
一、病害症状
枯萎病
马铃薯枯萎病菌复杂,遗传变异性大,抗逆性强,增加了该病害的防治难度。
地上部出现萎蔫,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黄萎病
马铃薯黄萎病是一种枯萎性病害,病株早期死亡,又称为“早死病”,因病减产40%~60%不等,严重影响马铃薯的高产、稳产和经济效益。
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病株根部和茎部维管束被破坏,叶片的侧脉之间变黄,逐渐转褐,有时叶片稍往上卷,自顶端或边缘起枯死。轻病植株生长缓慢,下部叶片变褐干枯,或者仅l~2个分枝表现黄萎症状,严重的整个植株萎蔫枯死,剖茎可见维管束变褐色。
二、产品:
奥力克—青枯立克:中药制剂,与化学药剂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真细菌通杀,双向传导能力强,内含杀菌成分(绿原酸、生物碱等)及营养复壮成分(氨基酸、多糖等),能杀菌、抑菌,调理内循环,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修复伤口,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同时具有补充营养、辅助生根、提苗快、长势好等作用,连续使用无抗药性,任何时期使用50倍液以上对作物安全。
地力旺:生物菌剂,EM菌剂是活的生命体,其作用一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解磷、解钾、固氮及其它矿物质;二是能促生根、抗重茬、预防根结线虫;三是为植物不间断地补充了大、中、微量元素,改善作物品质,增加作物有效物质含量。
大蒜油:高仿类硫醚化合物,真细菌通杀,内吸强(与中药杀菌剂等复配能提高其药效),其气味对空气中病菌孢子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粉虱、蛾类等害虫有驱避作用。
沃丰素:内含氨基酸、腐植酸、多糖、微量元素锌、硼等,补充作物营养,提高光合速率,增强株体免疫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
三、总体防治思路及作用机理:
马铃薯枯萎病、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1.轮作倒茬:与禾谷类、其他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进行四年以上轮作,不能与茄科作物轮作。
2.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选留无病种薯。
3.消灭感病的杂草,如蒲公英、荠菜等。
4.农事操作应注意减少伤根,结合消灭线虫和地下害虫。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适时灌溉,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时拔除病株,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
5.药剂防治
四、普防方案:
(1)下种时,用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喷施定植沟,药液对准种块喷,以达到种块消毒、修复伤口的作用;
(2)现蕾期(或下种60天后)用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沃丰素600倍,滴灌或冲施,可同时进行叶面喷雾;
(3)开花数量占1/3时候用青枯立克倍+地力旺倍+沃丰素600倍,滴灌或冲施,可同时进行叶面喷雾。若等到谢花后再用药,此时的土豆已经进入膨大期长到鹅蛋大小了,细菌已经侵入,后期防治困难。
由于中草药制剂的独特优势之一——广谱杀菌,此方案对马铃薯疮痂病同样具有降低发病率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