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宋五大名窑简介鉴别方法》

  • 发布时间:2017-07-20 11:17:42,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0日(距今2903天)
  • 地址:中国»重庆»南岸:重庆市南岸区玖玺国际7-19-1
  • 公司:重庆鸿贯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罗雨琼,手机:13417337156 微信:l18025426121 QQ:1677866481

胎釉,指的是胎体与釉色。

汝窑:汝窑窑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专门烧制宫廷用瓷的窑场。烧制时间不长,从宋哲宗到宋微宗只烧制了20年,所以汝窑瓷器传世量最少。鉴定汝窑主要从胎釉、支烧方法、纹饰、款识来鉴定。

一,胎釉,汝窑器的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有的稍微深一点,有的稍微浅一点,但离不开天青色这个基本色调。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蟹爪纹”。汝窑胎质非常细腻,以名贵的玛瑙入釉,颜色程天青、暖青或粉青。釉面有细小开片,釉下用灯光照有气泡时隐时现。迎光看呈香灰色或带粉红色。

二,支烧方法,采用囊足支烧,器底留有细小的芝麻状的支烧痕。

三,纹饰,汝窑器以釉色取胜,少见纹饰。但汝窑烧制贡瓷之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

四,款识,汝窑瓷器底宽刻有“奉化”和“蔡”字款。

官窑:官窑分为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北宋官窑暂未发现窑址,南宋官窑窑址在浙江杭州。北宋官窑胎体是紫黑色的,足部不上釉,铁骨外露。 鉴定官窑器主要从胎釉、支烧方法、紫口铁足来辨别。

一,胎釉,北宋官窑的瓷器,胎体是紫黑色的,施釉很厚,呈粉青或者天青色,开大纹片。紫口,是指器口边缘部分由于釉汁下垂,釉层较薄,透出黑骨胎,泛紫色,称为紫口。简单一点就是用矿物颜料施釉时,釉有流淌,才露出胎色,呈紫色,称为紫口。反过来说,胎底露胎部分则呈黑色,为铁足,故有“紫口铁足”之称。南宋官窑,开比较细碎的纹片。釉色有粉青、天青、灰青等。

二,支烧方法,采用圈足垫烧与支盯支烧。

哥窑:哥窑窑址至今没有发现,鉴别哥窑主要从胎釉、支烧方法鉴定。

一,胎釉,哥窑胎体,呈紫灰色、灰色、土黄色,釉色较多,有粉青、翠青、灰青、米黄等。瓷器表面有一层不很明亮的酥油光,并有较大的黑色及细小的黄色开片,交织在仪器,俗称“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现象很少。哥窑敲击起来,有近似破碎的“噗噗”声。

二,采用施釉囊足支钉烧,支烧钉痕小若芝麻。

定窑:定窑窑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以生产白瓷而驰名。定窑瓷器多位白釉,亦有少量的黑釉、酱釉、褐釉、绿釉等品种。鉴定定窑主要从胎釉、纹饰、款识来看。

一,胎釉,定窑的釉面,白釉微微闪黄。北宋早起定窑产品口沿有釉,到了晚期口沿则多为不施釉,俗称“芒口”,芒口处常常镶金、银、铜质边圈以掩饰芒口缺陷。

二,宋代定窑以烧制白釉瓷器为主,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纹饰以莲花、牡丹、萱草为常见。

三,款识,定窑瓷器带题款的    “官”字款。底款有“易定”款、“尚时局”、“尚药局”款。有的有奉化款、聚秀款、慈福款等等字。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