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在民间被称为“景泰蓝”,顾名思义,这种工艺在中国以明代宣德、景泰年间为代表。据考珐琅工艺起源悠久,古埃及、希腊和罗马都曾出现过珐琅制品,相传掐丝珐琅在元代传入中国,其规范叫法为“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元代时从阿拉伯半岛陆路传入,当时称之为“大食窑”器,中国的古代工匠很快就掌握了“大食窑”的制作技艺,并与本土的传统工艺相结合,制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崭新的金属掐丝珐琅——景泰蓝。
深圳征集处:
联系人 :朱总
联系电话:
明代景泰蓝受到皇帝青睐,它用薄而窄的铜丝掐作成多种图案,粘在铜胎上,填上各色珐琅料,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因当时釉料多呈蓝色,因此“景泰蓝”在民间成了掐丝珐琅的俗称代名词,宣德、景泰年也成为掐丝珐琅发展的鼎盛时期。现在收藏于故宫的掐丝珐琅器中有不少款识为“景泰年制”和“大明景泰年制”。据专家研究,其中多数是景泰朝利用早期遗存的珐琅旧器重新改制而成,也有后世慕名仿造改款的。虽然明代中后期景泰蓝均有制作,但都没有超过宣德、景泰时期的水平。明代景泰蓝胎的铜质较好,多为紫铜胎,铜体略显厚重,故造型仿古青铜器较多,所用的彩釉均为天然矿物颜料,色彩深沉而逼真,红像宝石红,绿像松石绿。掐丝较粗,镀金部分金水厚,彩釉上多有砂眼。这也是鉴别明代景泰蓝的重要特征。掐丝珐琅在明清两朝兴盛一时,到了清代乾隆朝,又迎来它发展的一个巅峰时期,展现了中国历史上铜胎掐丝珐琅工艺的水平。乾隆掐丝珐琅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存留至今的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看,品种之丰,技艺之精湛,都可以说是将元明时期兴起的珐琅传统工艺推向了发展繁荣的顶峰。
深圳市宝德拍卖有限公司
联系人:朱总
手机: :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东路英龙商务大厦13楼
“诚信为本”是深圳宝德拍卖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并遵行的企业理念,同时也是深圳宝德拍卖公司的宗旨。宝德拍卖公司恪尽职守、严于律己,始终贯彻这一宗旨,并坚持走精品展销、拍卖路线,在高古瓷器、高古玉器、中国书画等诸多艺术品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业绩。其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与实际行动为广大藏家所称赞。
香港皇室贵族2017年5月28号春拍总成交额27亿多。您有藏品考虑走拍卖出手,皇室贵族拍卖适合您的藏品上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