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古玩需要鉴定交易出手的联系我,资深古玩经纪人蔡经理:(同)
田黄石密度与它石不同,把握住田黄的比重特征,便可避免差错。田黄的比重,是指田黄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其比重约在2.53--2.9之间。同体积的掘性石对比,硬田、鹿目的份量最重。三坂之田均较接近,而其中大部分的碓下田、下坂田、坑头田都比硬田、鹿目等比重稍小。中坂田介于上、下坂田之间,比前者又稍轻些。上坂田接近中坂田就更轻些。掘性高山比上坂田要轻得多。这些都可作为鉴定田黄真伪及优劣的参考依据。
田黄的比重与其它宝石,矿物的比重都取决于其化学成分与内部的结构状态。结构越紧密,比重则越大。此外生成环境也与比重大有关联。据有关科学测定,岩浆早期形成的无水矿物就比晚期含水的矿物比重大,原生矿物一般比次生矿物比重大。因此,比重不仅具有鉴别意义,同时也可作为其生成环境的旁证或辅助依据。
计算比重时,可采用各种简易的方法,如“天平法”;将石件拴在细线上,先在空气中称重(W),然後挂在天平的秤盘上,没入盛水的烧瓶中再称重(W),那么,W—W即是石件排开同体积水的重(水在4℃时)。
笔者在长期与田黄石材接触中,悟感到上、中、下三坂田石及白田、坑头田等各色田黄与掘高山、鹿目之类掘石手感份量均有微妙差别。一些田石拿在手上,凭其份量,基本上可判断出属于何地开采的何类田石。又当作数百例实验,从中测定如下数据:
白高山的比重较小,约在2.5左右,掘性高山的比重约在2.5---2.53左右。大部分上坂田黄、坑头田、白田及色彩浅淡的田,比重一般多在2.53---2.6之间。
田黄的采掘,有史以来,可谓近十年来产量最多。但以假乱真,鱼目混珠也是屡见不鲜。一些人上当受骗,多属未谙石性或粗心大意不加细辨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