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需要请致电:联系人:李女士 电话 : 手机 : QQ : 地址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
经过1993, 1994年的试点应用,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技术渐渐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1995, 1996年又陆续在广东、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兴建了一批隔震建筑。在这期间内随着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砌体结构隔震减震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等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完成,为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引起了橡胶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大大促进了国产橡胶隔震支座的研制和开发。
(3)推广应用阶段
90年代中后期,国内多家单位开始自主开发研制橡胶支座并产业化,相继获得成功,推动了国内应用的发展。同时相应的技术规范(程〕产品标准也相继着手编制,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的应用进人了批量推广应用的阶段。从1997年开始,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建筑开始在各地推广,建筑面积明显增加。年的数量占整个应用量的90%以上。
3.2.2工程应用特点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我国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技术的应用有以下特点:
(1)推广进度比较快,覆盖面大。国外从研究转向较大批量推广应用大约经过30年,在1994, 1995年隔震建筑经过大震考验之后,才兴起了应用高潮,主要是在日本。我国则从第一栋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建筑建成,至今不过7年左右。但现据图中统计已完成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左右,考虑不确定因素,总量至少在15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橡胶支座隔震建筑已在山西、新疆、云南、江苏、天津、北京、山西、辽宁、甘肃、广东、福建、河北、四川、河南、宁夏、吉林、上海、湖南、浙江等19个省市应用,覆盖了我国地震区的大部分。
(2)侧重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工程,尤其是一般的以砖混为主的民用多层住宅工程,约占总量的近80%,框架结构主要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和个别的重要建筑如汕头博物馆、太原图书馆等
项目背景及概况:该规程是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从1996年开始立项,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第OS号文,由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于1999年10月完成报批稿。该规程对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技术在各种房屋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的主要技术和相关配套要求作出了规定,内容涉及设计、施工、维护及橡胶支座的性能要求等。由于需要与建筑抗震规范协调,推迟了报批,估计年内可完成报批程序。
主要内容:包括隔震结构基本要求、隔震房屋设计、桥梁结构隔震设计、隔震层部件的技术性能和构造要求、隔震结构的施工及维护。
4.2《建筑杭震设计规范》新增的一章: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
项目背景及概况:该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108号文的要求,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于1997年7月开始进行。由于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日益增多,修订编制组将隔震与消能技术作为新增的独立一章纳入修订,由华中理工大学唐家祥教授作为召集人,参编的还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华南建设学院西院、云南省设计院、哈尔滨建筑大学。编制人员针对圆板式橡胶支座、网架球型支座隔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的不同和特点,借鉴了国外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等成果,总了国内的设计、施工等经验,对隔震房屋的设计方法主要提出了“水平向减震系数”的概念。现已完成送审稿。
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规定、隔震房屋的计算要点、隔震房屋的构造措施、消能减震房屋设计要求、隔震部件和消能部件的性能要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