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农林渔牧 » 农药

番茄(圣女果)病毒病防治技术要点

  • 发布时间:2019-03-15 00:00:00,加入时间:2016年11月30日(距今3098天)
  • 地址:中国»山东»潍坊:潍坊市寒亭区通亭街282号青辰国际A座
  • 公司:潍坊奥丰作物病害防治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青,手机:15662496033 微信:qing207626 QQ:3045255633

近期番茄病毒病到了一个爆发期,在全国番茄种植区均有发生,一旦感染病毒病,控制起来很困难,直接影响产量,严重甚至绝产。应该提前预防,做好预防措施,我们要行动起来,不能坐以待毙。

番茄病毒病包括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条斑病毒病、斑萎病毒病、花叶病毒病、蕨叶病毒病、曲顶病毒病。最常见的为:

1、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

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植株矮化,生长缓慢或停滞,顶部叶片褪绿发黄、变小,叶片边缘上卷,叶片增厚,叶质变硬,叶背面叶脉常显紫色。生长发育早期染病植株严重矮缩,无法正常开花结果;生长发育后期染病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结果数减少,果实变小,成熟期果实着色不均匀(红不透),降低果实商品价值。

下图为番茄植株被TY病毒侵染后的外在表现症状:

2、番茄条斑病毒病

番茄是否感染条斑病毒病主要可从茎、叶、果实等部位分辨,其感染后的症状表现为茎蔓出现黑褐色斑块,变色部分局限于表皮组织,并不深入茎内。叶片呈茶褐色的斑点或云纹。果实上出现黑褐色长条形斑块、稍凹陷。

下图为已感染条斑病毒病的番茄,其果实已遭到严重危害。

3、番茄花叶病毒病

花叶明显凹凸不平,新叶片变小、细长、畸形、扭曲,叶脉变紫,植株矮化,花芽分化能力减退,大量落花落蕾,果小质劣呈花脸状,对产量影响很大,病株比健株减产10%~30%。

番茄病毒病传播途径:

番茄病毒病种子也能带毒,成为初侵染源,主要通过汁液接触传播,有传播媒介即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灰飞虱、白粉虱、烟粉虱等,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空气相对干燥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

番茄病毒病农业防治措施

 1、种植抗病品种,种植嫁接苗。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番茄品种多数为感病品种,因此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尤为重要,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40~5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净后再催芽播种。

2、实行轮作换茬。避免多年连作,减少西红柿病毒病土壤和残留物的传毒,减轻病毒病的发生。

3、发现病毒病病株后,第一天用TY病毒1号或奥力克蔬菜病毒专用375倍+红糖150倍+硫酸锌300倍+硝酸钙300倍喷雾或灌根。第三天用《TY病毒1号》或奥力克蔬菜病毒专用375倍 +维C 400倍+葡萄糖酸钙400倍喷雾或灌根。第五天用《TY病毒1号》或奥力克蔬菜病毒专用375倍+红糖150倍喷雾或灌根。第七天:《TY病毒1号》或奥力克蔬菜病毒专用375倍+红糖150倍+硫酸锌300倍+硝酸钙300倍喷雾或灌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