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门到四川都江堰的长途汽车票价查询*客车时刻表

  • 发布时间:2017-08-13 18:00:21,加入时间:2017年02月23日(距今3001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普惠路1089号5幢115室
  • 公司:苏州晟信票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薛耀南,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随车电话 

(联系这个号码)

随车电话 

(联系这个号码)

从海门到四川都江堰汽车 途径 德阳 [汽车票务信息]

始发站

海门

发车时间

下午14:20

途径

广元:绵阳:德阳

终点站

都江堰汽车站

发车时间

13:00

运行时间

24-25小时

随车电话

汽车类型

奔驰卧铺

票价

450元 里程2400KM

车上配置:空调 DVD 冷热饮水机 卫生间

备注:海门——都江堰(天天发车)

服务宗旨:没有旅途的辛劳 只有家庭的温馨

中文名称都江堰市 外文名称Dujiangyan City 别    名灌县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 下辖地区6街道、13镇、1乡 政府驻地灌口街道 电话区号028 邮政区码611830 地理位置岷江中游,成都平原腹地 面    积1208平方千米 人    口67.12万(2014年末) 方    言西南官话-灌赤片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著名景点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虹口自然保护区 火车站都江堰站、青城山站、离堆公园站 车牌代码川A 城市荣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寿之乡 行政代码510181 高等学校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东软学院等 

都江堰市是成都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全市幅员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13个镇、5个街道、1个乡,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69个城市社区和187个农村社区,城市建成区35.3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约71.63万人,户籍人口约61.88万人。[1]  

都江堰市也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12年,全市GDP超过208.18亿元。

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都江堰市旅游资源富集,拥有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都江堰在新石器时代是古老蜀族活动地区,与古蜀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元前约2500—2300年,古蜀先民开始在芒城一带活动。

秦惠文王灭蜀归蜀郡。政区设置始于秦,称湔氐道。

汉朝,湔氐道升为县。

蜀汉时改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

自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创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这里先后为道、郡、军、州、县所在地,并逐步发展成为成都平原西通藏卫、北达甘(肃)青(海)的交通枢纽,川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西晋后期战乱频繁,政区设置变化极大。刘宋,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

三国蜀汉,改称湔县、都安县,属汶山郡。

西晋,徙都安于今聚源镇导江村,在都安旧治(今灌口镇)置晏官县。

刘宋时期(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

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治所在今青城乡五里村),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

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

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汶山郡还治;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

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石羊镇古城村),属犍为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

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清城县为青城县。

前蜀武成元年(公元908年)改镇静军为灌州,辖青城、导江二县。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改灌州为永安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更永安军为永宁军,不久改为永康军,辖县不变。

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废永康军为永康寨,以导江隶彭州,青城隶蜀州。

北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复置永康军,仍辖青城、导江二县。

南宋末年废永康军为灌口寨。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灌口寨地置灌州,裁撤青城、导江二县。

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灌州为灌县。

明太祖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撤崇宁县入于灌县。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复置崇宁县。

清代、民国沿袭。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