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名冠全球的“世界名品”,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名品与销量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很多时候,“名品”恰恰需要“限量”来抬高身价。
那些享誉世界的名车、名宅、名表、名饰、名烟、名酒等,其市场销量也许并不大,但他们能名正言顺的被称为“名品”,产生巨大的市场影响力。
这是为什么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世界名品”领域中,“卓越精湛的工艺品质”和“悠久传奇的历史文化”几乎成为“世界名品价值评判”的两大硬标准。
首先,“世界名品”的质量必须精益求精,高标云林;风格必须独树一帜,不饰自魅;技艺必须自成一体,世代传承。一开始,靠口碑相传,进而获得“世界水准”的评判和拥戴。
第二,“世界名品”无不把“民族文化”奉为圭臬。人们对名品的历史文化或传奇故事,无不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甚至达到迷恋和崇拜的地步。
“中国名酒”有“硬标准”吗?什么样的中国名酒才能成为“世界名酒”呢?“中国名酒”是专家评出来的,还是消费者喝出来的?销售额是检验“中国名酒”的重要评判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