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痛怎样治疗效果好?

  • 发布时间:2017-08-17 16:41:34,加入时间:2017年02月18日(距今3056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安徽合肥市庐阳区双岗街道
  • 公司:安徽鸿兴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胡瑶,手机:15156155813 QQ:3555104254

一、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以坐骨神经径路及分布区域疼痛为主的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文章作者)

  

  二、坐骨神经痛的病因

  

  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患者的坐骨神经痛是继发于坐骨神经局部及周围结构的病变对坐骨神经的刺激压迫与损害,称为继发坐骨神经痛;少数系原发性,即坐骨神经炎。

  

  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疼痛位于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放射,活动及牵引坐骨神经可使疼痛加剧,其体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有压痛,如臀中央的臀点,臀横纹中央的臀下点,窝部的腘点,腓肠肌中部及外踝后各点常有局部压痛及向下的放射痛。

  

  如病人平卧,两下肢伸直,让患者侧下肢主动抬高,使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仍伸直,下肢后侧沿坐骨神经一线有疼痛出现而上抬受限,不能达到70°者,是坐骨神经痛的典型体征,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有少数病例出现小腿肌力减退及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由于坐骨神经病变部位不同,症状及体征表现可有差别。

  

  四、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临床上常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即坐骨神经炎,主要是坐骨神经的间质炎,临床少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临床上较常见。主要在坐骨神经通路上遭受邻近组织病变刺激、压迫或因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性引起。常见的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腰骶部先天畸形、腰椎结核、脊柱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盆腔疾患等。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见,其他病因有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病、腰椎结核、腰椎管狭窄等;干性可由骸骼关节炎、盆腔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髓关节炎、臀部外伤、糖尿病等所致。

  

  五、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一、对症治疗:

  

  不管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如何,临床上都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期消除或缓解疼痛。如乔氏黑玉膏,对于各个部位的骨质增生都有很好的消除症状的左右,可以消除患处病灶的炎症,并减少骨刺对肌肉的摩擦损伤,让骨质增生不再影响生活和工作。(文章作者)

  

  1、卧床休息

  

  在严重疼痛的急性期,应卧硬板床休息,尽量减少患肢活动,避免负重,重者需用腰围,以减轻病变组织的张力及反应性水肿,有助于加速症状的缓解。

  

  2、局部理疗

  

  急性疼痛可用超短波、普鲁卡因离子透人、紫外线等。疼痛减轻后,改用感应电、超短波、碘离子导人和各种热疗。

  

  3、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粘连。国内常用醋酸泼尼松龙加利多卡因。对突出型和游离型的高(76%),对膨出型较低(26%)。另有资料显示,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同。

  

  4、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西乐保、双氯酚酸(扶他林)等。应用最广,适合大多数病人,常为治疗本病首选药物;2.皮质类固醇药物:强的松、地塞米松等;3.维生素类如维生素B1和B12等;4.脱水药物如20%甘露醇等。

  

  5、神经阻滞术

  

  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有剧痛者,可进行神经阻滞术,依据病变部位和性质,可选用骸管硬膜外、椎管脊神经、椎管神经节、臀部坐骨神经干等部位。

  

  二、牵引疗法:

  

  在椎间盘突出引起根性卡压时,牵引能有效地延伸脊柱,将狭窄的椎间隙拉宽,减少椎间盘的压力,松解周围组织粘连,促进局部血循环和炎症消退,扩大椎管容量,为突出物自动还纳提供有利条件,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孕妇、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禁用。

  

  三、病因治疗:

  

  应依据病因而选取不同的方法,局部压迫严重且用多种方法无效者,视情况可择期手术。对炎症病变,尽可能依据感染的病原,选用相应的抗炎药物。对骨关节炎或盆腔疾患,也应进行针对性治疗。

  

  手术疗法

  

  坐骨神经根性卡压最常见又最严重的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内狭窄。对椎间盘突出症经过非手术疗法仍不能缓解者,必须考虑手术治疗,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目前手术方法包括:

  

  (1)经皮穿刺切割椎间盘这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对某些膨出型的病例有较好的疗效,但术前应有较好的影像学资料。

  

  (2)经后路髓核切除术这是传统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对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例有较大的优越性。

  

  (3)前路椎间盘切除加椎间植骨术该术式有一定难度,主要是椎体前方神经血管较多,易于损伤,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椎间盘膨出伴有椎间不稳或退变性滑脱时方可考虑应用。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椎板间“开窗”行椎间盘切除。

  更多详细信息欢迎咨询健康顾问电话.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