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表弟今年23岁,我姑姑经常说他叛逆,不听话,这个调子已经唱了十多年了。
有一天,表弟要回宿舍,我和姑姑两人送他。
远远地看到一家水果店,姑姑问:“要不要给你买点水果?”
表弟很干脆地说:“不用了,我不想吃。”
过了两分钟,姑姑说:“还是给你买点水果吧!”
表弟更快地回绝:“不用!”
走到那家水果店正门口,姑姑说:“多吃水果身体好,给你买点吧?”
表弟不耐地“啧”了一声,说:“你烦不烦!”言毕快步走了。
姑姑听到表弟的话,顿时暴怒:“小兔崽子,皮痒是吧!”然后转过头对我说:“你看你看,这多不听话,太叛逆了。”
我全程目睹了两人的互动,不禁莞尔,然后沉默。
我问姑姑:“假如你是想给一个朋友买水果,对方拒绝了,你还会坚持要买给她吗?”
姑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不会。”
“那你为什么非要给表弟买呢?”
姑姑坚定地说:“水果对身体好啊,他应该多吃。”
事实很明显:是家长的控制欲造就了孩子的“叛逆”。
无数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顶嘴,叛逆,该怎么办?
这些孩子,有两岁多的,有七八岁的,有十几岁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应有尽有,不管是哪个年龄段,家长都在烦恼孩子的叛逆。
为什么会有叛逆这个词?
因为“叛”的是家长的命令,“逆”的是家长的意志,这个词本身表达的是家长的绝对权威,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
所有的叛逆都来自对过度束缚和限制的反抗。
在中国,家长对孩子最擅长的就是发号施令,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每一个命令都是引发反抗的根源。
没有命令,就没有叛逆。
真正高明的父母,懂得张弛之道,不会要求孩子一味服从自己,更不会抱怨孩子叛逆。
父母这个身份,是赋予我们保护孩子的脆弱,给予他们安全感的责任。但是太多的父母,把责任当成了对孩子的绝对权威和统治,动辄限制,呼喝,暴怒,打骂。
如果哪一天,我们中国的家长都懂得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天底下将再没有人抱怨孩子“叛逆”了。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有他的天性,有他的人格。孩子的人格好比一棵树苗,假如家长时刻干涉和管制,那么无异于在这棵树上左砍一刀,右砍一刀。
有的树比较脆弱,他的生命会早早消亡;有的树比较坚强,但最终会成长得伤痕累累。只有放手让孩子的人格自由发展的园丁,才能收获一棵健壮而又生机勃勃的大树。
孩子不能不管,但是要会管。不是用眼睛和嘴巴,是用智慧。
管孩子要讲究方法,不能凭本能乱吼乱叫。所以父母要学习。
要从小立规矩,逐渐让他们自己管自己。
要相信孩子,不要处处防范。
不要永远把孩子当孩子,到一定年龄,父母要转变视角,转变角色。
要自信, 过度管教,就是缺乏自信。缺乏自信,就会失去分寸。
你越让孩子吃水果,他越不吃;你越让他作业时不唱歌,他越要唱歌。他们 不是要反叛你,是要证明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