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瓷器文物鉴定中心

  • 发布时间:2017-08-19 10:11:11,加入时间:2017年04月27日(距今2945天)
  • 地址:中国»福建»福州:福州市鼓楼区东街33号
  • 公司:福州宝聚艺术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先生,手机:13295018492 微信:gd13295018492 电话:0591-87508029 QQ:410911023

古董鉴定、交易、拍卖、展销、私下交易请联系 林女士    

中国古董向世界扩散的中转站

  追溯香港古董业的发展历史,源头可至其开埠的19世纪四五十年代。笑称自己是“古董第二代”的黑国强从父亲那里获知,香港古董业的萌芽是在传统书画领域;但至民国初年,古董品种已发展得较为全面。

  “最初的古玩交易市场不大,以传世的书画、瓷杂类为主。”黑国强向记者举例说,“比如一般的瓷器、玉器,平时能用的鼻烟壶,家里的书画等等,家具部分非常少;而它们的藏家基础是当时住港来港的英国人和华人。起初的收藏水平也有限,比如瓷器没有讲究到区分官窑、民窑或者宫廷的。”

  新中国成立前后,香港古董业迎来了它的第一个发展高潮。由于当时的内地时局仍不平静,许多外侨、华人纷纷转移资产、定居香港,其中便有大量收藏家、鉴赏家和古玩从业者;而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香港逐步成为中国古董向世界扩散的中转站。但这时香港的古玩店集中地却不是现在的荷里活道,而是在水陆交通更便利的九龙半岛南端的尖沙咀。

  “他们带着大量的货品与资金涌入香港,让这里的古董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集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收藏品类,而且流通量也非常大。”黑国强说,“当时出入尖沙咀酒店的外交人员和外埠人士是各家古董店的主要服务对象,尤以外国人为主,百分之七八十的古董是通过香港流向西方的个人、家族、企业、博物馆等不同层面。因为当时内地基本没有古董交易,台湾市场也还没有形成,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的收藏只占小部分,而这种现象直至近10多年才逐渐改变。若说香港回归20年中古玩市场最明显的转变,就是原来从香港流出去的东西,开始慢慢回流到内地,尤其是国外的著名收藏品或有记录传承的重器回到香港和内地,跟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有密切关系。”

  1949年,黑国强的父亲黑洪禄以学徒的身份来到香港。“父亲是随北京一家蛮有名的古董店来香港打工的,当时店里经营的古董大部分品种都有,只缺高古瓷和铜器类藏品,主要也还是传世的东西。”黑国强告诉记者,“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父亲便自己出来开店,最初的经营什么都有;1973年至1975年之间才决定专门经营中国古典家具和文房用品,附带一点书画,这个思路一直持续到现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已孕育出很多知名收藏家,也为华人民间收藏团体的成立奠定基础。于是,名震世界古董圈的敏求精舍在1960年由胡仁牧、利荣森和陈光甫发起成立。从社团前期的会员构成便可窥见那时香港古玩业的状况,很多人是直接从内地移居香港的银行家、企业家或者是世家出身,如胡仁牧、陈光甫、黄宝熙、霍宝材等,而他们的藏品则以高端古董文物为主,尤其是瓷器。

藏品是你自己的,钱是别人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理性的投资会让你获得更大的收益。

盲目的贪小便宜,只会钱物两空。

 没有卖不出去的藏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鉴定交易请联系:手机号/号   林女士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