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收藏:买到赝品不可怕,就怕不研究

  • 发布时间:2017-08-19 15:56:14,加入时间:2017年04月07日(距今2953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番禺市桥街富华西路35号4层403
  • 公司:广州博古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唐先生,手机:13822215450 微信:Tang835018 QQ:3584548159
收而不研者陋,藏而不鉴者庸! 老师有位姓郑的朋友玩福建德化窑瓷器多年,潜心研究,颇有心得,当地圈子里的人戏称他为“郑德化”。 前几天,有位藏友带来一件“明代瓷塑观音”请“郑德化”掌眼,“郑德化”说不对,这位藏友一时气急,当场就把这件“明代瓷塑”砸了个粉碎。“郑德化”连忙劝道:“买到赝品不可怕,就怕不研究。”闻此言,老师深以为然。 古玩界有句俗语,不怕买贵,就怕买的东西不对。然而,怕什么来什么,玩古玩的几乎都买过赝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 “打眼”经历每个人都有,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但是,赝品到手之后,如何对待,各人的态度可就千差万别。有的人像上面提到的那位藏友一样,一砸解气;有的人则嫌丢脸,就将赝品藏起来秘不示人;有的人则想着如何转手倒卖,避免损失……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老师最欣赏的是以它为师,研究这件东西为什么是假的,真的应该是什么样的。等到把问题弄懂了,那么你的水平就长了一截,知识就多了一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件赝品不就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吗? 当然要弄清楚一件藏品的真假很难,我们往往不能直接通过外观而要从物品的制作工艺、文化、历史背景等来判断。以瓷器为例,瓷器的演化过程中各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产水平和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观,瓷器上的图纹釉面、器型也不一样,绘画风格、纹饰特征、内在气韵也存在差异,只有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水平、文化背景才能断定瓷器的真伪。 而这个判断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了解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上升成为一种精神追求。有时候,这个过程比藏品的本身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得多。所以说,玩收藏玩古玩,不能光在钱眼里钻来钻去,正确玩法是在照顾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断领悟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进而为弘扬、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而尽一己之力。 天雨虽宽难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只度可度之人! 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新老;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年代;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价值······ 古玩属于玩物,出于喜好,精于摸索,成于经验,立于老练而败于孤傲。不知从何时起,古董收藏被冠以投资的名义,天价藏品层出不穷,甚至一件不起眼的小物件价值千万,一副看不懂的画作值上普通人家几辈子的花销。有人说你不懂,这就是艺术!有人说你不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玩收藏!有人说你不懂,这就是为什么有人玩了一辈子都不懂。 本次由北京翰海征集主任甄建芳专家鉴选藏品;八月份全面开启,北京翰海专家鉴选甄选活动。 甄选范围:瓷器、字画、玉器、杂项、佛像、金银器、明清家具、名酒、天珠、只是壶、瓷板画等 翰海专家团一对一鉴选甄选,藏品符合即可签订服务合同。 本次征集的物品主要以翰海主办的全国国有文物公司展销会,翰海四季拍卖以及秋拍准备。拭目以待,期待您的珍藏。 报名详情: (微电一体)唐老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