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织物的整理方法和原理

  • 发布时间:2017-08-23 13:31:45,加入时间:2016年09月28日(距今2802天)
  •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花园街创业大厦1220室
  • 公司:常州斯科尼亚商贸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殷女士,手机:15380056776 电话:0519-81093776 QQ:714865760

在众多的细菌传播途径中,纺织品是主要的载体之一,因其多孔、疏松,容易吸附各种杂质,成为繁殖、寄生细菌的载体,这些细菌的存在不仅使织物被沾污、损伤,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率,影响人类的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重视卫生标准要求,使抗菌织物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抗菌织物整理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抗菌助剂用浸轧法、浸渍法、涂层法或喷雾法后整理到织物上去,此种方法抗菌效果不耐久,在穿着中(如洗涤、日晒、摩擦)抗菌性容易减弱或消失,但其方便简单易操作,应用比较广泛,可用于化纤和天然纤维。另一种方法是对纤维进行内部或外表的改性整理,如在化纤纺丝中加入抗菌整理剂或将抗菌基团接枝到纤维表面,这种方法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设备先进,但抗菌性持久。

抗菌整理剂的原理

目前抗菌整理剂可分为溶出型抗菌剂和非溶出型抗菌剂。

溶出型抗菌剂不与纤维发生化学结合,而是通过与水接触被带走,这类抗菌剂主要用在一次性纺织品上,非溶出型抗菌剂则与织物以化学键结合,是耐久的整理剂。

抗菌整理剂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萌芽,八十年代迅速发展,至今抗菌机理有以下几种:

1) 与细菌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其机能;

2) 使细菌细胞内各种代谢物失活,从而杀灭细菌;

3) 抑制孢子生成,阻断 DNA 合成,抑制其生长;

4) 破坏细胞内的能量释放体系;

5) 加快磷酸氧化还原体系,打乱细胞正常生长体系;

6)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使细菌的细胞壁破裂,从而杀灭细菌

7) 阻碍电子转移系统及氨基酸转酯的生成。

抗菌整理剂的常用类型

抗菌整理剂季铵盐类

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上的阳离子能吸引带负电荷的细菌,从而束缚了细菌的活动自由度,抑制了其呼吸功能,即发生了接触死亡。

无活性基的季铵盐类与纤维是靠静电结合的,耐洗性较差,影响抗菌效果,而有机硅季铵盐抗菌剂、带硫羟基季铵盐抗菌剂等有活性基团抗菌剂能与纤维上的羟基、二硫键等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耐久性好,无需添加反应性树脂,不存在抗药性菌的出现和织物抗菌性失效的问题,而且同时又改善了织物的手感和抗皱性,深受人们的关注。

抗菌整理剂壳聚糖类

最简单的壳聚糖抗菌整理方法是将壳聚糖溶解在各种稀的有机酸溶液中,然后均匀地施加在织物上烘干即可获得抗菌效果,用有机酸合成键式盐的方法,并没有使壳聚糖与纤维发生牢度的化学键结合,所以耐洗性有限,遇到碱后会生成游离的壳纺织品的抗菌整理 聚糖,从而失去抗菌性,如改用多元羧酸作为壳聚糖的新溶剂,多元羧酸可与纤维和壳聚糖上的羟基产生共价键,同时解决棉织物的抗皱免烫和抗菌整理。

抗菌整理剂纳米系:超细纳米极的无机抗菌剂具有耐热性高、抗菌性强、安全可靠等特点,按杀菌机理不同可分为接触性抗菌剂,如:S、Ag、Cu、Zn、As、Cu2+、SO32-、AsO22 -等,光催化抗菌剂,如纳米级 ZnO、TiO2、SiO2 等。超细纳米级的 ZnO 和 TiO2等的光化杀菌作用,大大超出传统的有机抗菌剂的杀菌能力,能将细菌极其残骸一起杀灭清除,同时还能将细菌分泌的毒素一并分解掉。

抗菌整理剂双胍类:1,1`—六甲撑基双[5—(4—氯苯基)]双胍葡萄糖盐在医疗上应用广泛,其杀灭细菌效力很高,耐热性良好,但对真菌的效果较差,耐洗性不好,若将葡萄糖酸盐改成盐酸盐,其溶解度降低,耐洗性提高,双胍系抗菌整理剂是通过阻碍细胞溶菌酶的作用,使细胞表层结构变性而破坏细菌的。

其他抗菌整理剂:除了以上几大类抗菌剂外还有抗菌性沸石,有机金属化合物,烯化双酚钠盐、对氯苯间二甲酚等酚系列,甘油脂肪酸酯、十一碳烯酸等脂肪酸酯系列,苯酰胺系列,扁柏硫醇甲壳质的盐酸盐等天然物质系列。

抗菌效果要求及测试方法

具有抗菌效果的化学品很多,但要注意在使用中不能顾此失彼,用于纺织品的理想抗菌整理剂应具备以下的要求:

1)具有优良的抑制、杀菌、消毒和除臭的功能,具有广谱抗菌效果。

2)抗菌效果耐久性强,耐漂洗和日晒。

3)对人体不产生副作用,无毒,不污染环境。

4)不影响纺织品本身的风格特征,不损伤纤维,不影响其他纺织品助剂的功效。

5)抗菌抗整理剂的使用方法简便,成本低。

抗菌效果测试方法

1)ATCC-90 实验法: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实验菌种,紧贴试样,另取一块未整理的布样,贴在同一个培养基上做对比,在 37℃下培养 24 小时后,用放大镜观察菌类繁殖情况和试样周围菌区的晕圈大小,同时与对照样的实验情况比较,故此法也叫做晕圈实验法。

2)AATCC-100 实验法:在美国三种抗菌定量实验方法中 AATCC-100 为唯一的标准实验法,

其方法是在灭菌织物上接种苹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以琼脂培养。培养后与未整理织物相比较,算细菌减少率. 

3)Humidity-jat 实验法:是美国环保局为检测污染而开发的方法,将霉接种的试样放置 28天,通过视觉观察布样上霉的成长情况。

4)Quinn 法:在无菌试样上接种实验菌,干燥后贴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用低倍显微镜数出残存的细菌数。

5)JISZ2211 实验法:分为干法和湿法。干法适用与普通衣物和室内用品,湿法适用室外和水中纺织品。

在适宜的环境,微生物以 2n的速度繁殖,短短 8 小时周期内,一个细菌可发生次分裂,在人体防御机能低下时对人体进行侵袭。即使频繁的换洗衣物,想在一定程度抑制并去除病菌是比较难的,因此穿着、使用抗菌整理的织物是非常有必要的。抗菌织物的作用是隔离病菌、阻止微生物过度繁殖,在人体皮肤的自然屏蔽之外增加一道防护屏障。随着环境污染,生物变异,各种传染疾病相继而出,人们的防菌防毒意识逐步增强,抗菌纺织整理在我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