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心理咨询:孩子不尊重母亲怎么办?

  • 发布时间:2017-09-03 12:09:04,加入时间:2015年12月15日(距今3448天)
  • 地址:中国»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西门香宫国际1707室
  • 公司: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老师,手机:15198823909 微信:zhangnan1707 电话:0871-65333785 QQ:1335209325

昆明德福心理咨询分支机构隶属于 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简称:德福北京心理咨询)是第一个在中国(现存,2001年注册)从事心理咨询的机构;第一个在中国能彻底治愈抑郁症、强迫症的心理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快速解决婚姻情感危机,追回男女朋友的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能解决厌学、早恋、生育高智商宝宝的心理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能让精神病康复的心理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有完整的属于自己的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的心理咨询机构;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分支最多的心理咨询机构。随着德福卓越品质的不断发展,德福将陆续在全国省会城市增设分支机构,为当地人民带去最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亲子相伴一程,如何衡量孩子对父母的认可?也许就是,他希望把你的习惯传承下去。在孩子的人生点滴里,能看到父母当年的努力。所以,尽管很多文章说戴安娜一生悲惨,但作为母亲,她一生挚爱的两个男孩没辜负她。今年8月31号,是戴安娜王妃去世20周年。时光飞逝,两个王子都长大了。他们第一次面对媒体谈论:妈妈的存在,如何影响了他们?32岁的哈里王子直截了当的说:“妈妈对我影响很深,她带我看到平凡人的生活。如果今后我有孩子,我也会这么做……”戴安娜曾经背离传统,但她当年坚持的,20年后得到了儿子的肯定和承袭。父母无价的爱,传递的不是基因,更是一种信念。

每个人都需要被珍视,每个人都有潜力去回馈社会。很多人以为,长期被配偶或社会否定,情绪不稳定,无法养育幸福的孩子。这忽略了人在困难面前的自我修炼和突破。戴安娜一生闪耀,但现实生活里,她多年不被珍视。从原生家庭到皇室婚姻,她在孤独当中,一点点变得强大。她贵为斯宾塞伯爵家的小女儿,童年却过得并不幸福。前不久一部纪录片《戴安娜自己的话》里,第一次公布了她生前一段禁播的采访。戴安娜说父母曾经希望她是个儿子,从小没有拥抱过她,一次也没有。6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她看着爸爸当面打妈妈耳光。青春期被送去寄宿学校,不爱讲话,只在体育运动和钢琴舞蹈中,找到了一些自信和快乐。认识查尔斯之前,她的恋爱经历一片空白。这正好符合那个年代,上层社会对妻子的要求。查尔斯的热情追求,很快俘虏了她的心。她一直渴望被爱,然而,查尔斯对她忽冷忽热,嘴上说爱她,又常常把她放在一边。这让她很困惑。即便如此,缺乏恋爱经历的戴安娜,不太懂得如何分析判断。其实当时查尔斯已有情妇卡米拉,但卡米拉已婚已育,不适合皇室婚姻。某种程度上,戴安娜是被“选中的”。婚礼前几天,戴安娜收到卡米拉的信,整个人都冰冻了。她想要毁约,但是姐姐对她说:“头已洗了一半,来不及了。”当时,英国经济正面临严重困难,急需一场童话婚礼给人希望。婚礼筹备了半年,印着王子王妃头像的纪念品,早已遍布英国大街小巷。仪式前一天,皇宫保安对她说:“好好珍惜今天吧,这是你人生中最后的自由时光了。” 那场几亿人收看的世纪婚礼,被戴安娜形容为“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与戴安娜一起走在红毯上,查尔斯的眼光却投向了卡米拉婚后,她与查尔斯相处不快。四次抑郁,用小刀自残,还怀着孕滚下楼梯,为了挽留查尔斯不要离开……但这些反而把查尔斯越推越远。她像很多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女性一样,不断折磨自己,希望得到对方一点关注。按照规矩,王室夫妻公共场合要尽量顾及体面,表现得恩爱快乐、幸福满满。但这一点,真性情的戴安娜不是每次都做得到。媒体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会格外用力捕捉王妃不开心的照片。当时,一张证明皇室婚姻不幸福的照片,可以让摄影记者赚回一年的收入。威廉理解他母亲的处境。他说:“你无法想象,她作为威尔士王妃,带着孩子,被19个媒体的摩托车追赶;人们故意激怒她,冲她吐口水,想让她哭,好拍下一张照片……”

戴安娜内心的成长,并不在于学会了面对镜头强颜欢笑,而在于身处矛盾中,最终选择了坚持自己。作为女性,她没有得到最简单幸福的婚姻生活。但作为母亲,她一直努力给儿子们自由和快乐,没有成为一个终日郁郁寡欢,惧怕外界、抵制改变的妈妈。在当时,她的很多亲民的育儿尝试,都打破了皇室传统。1982年,威廉王子在伦敦圣玛利亚医院出生,成为第一个出生在王宫以外医院里的皇室人员。戴安娜还送孩子到宫外接受教育,让他们了解真实社会。两个孩子3岁入读伦敦蒙特梭利幼儿园,开创了皇室宫外教育的先河。戴安娜每天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陪伴他们读书,她希望在制度礼仪之外,用爱和真情抚育儿子。虽然宠爱孩子,但戴安娜从不是一个自私自保的母亲。她的爱,除了给自己的孩子,也延伸到宫里的服务人员,和宫外的民众身上。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理解人们的情感,他们的不安全感,他们的痛苦不幸,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小威廉刚上学时,对管束他的老师大吼:“等我当上国王,我让侍卫杀死你!”戴安娜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威廉,要求他向老师道歉。两个孩子大一点时,戴安娜会常常带他们一起参与慈善活动,看望那些身处绝境的人们,了解他人的生活和苦难。她喜欢大笑,会打破禁忌带着儿子们出宫疯玩:在街头吃汉堡、到游乐园玩飞车、超市买好吃的……她拒绝优先买单,和民众一样排队。她走后,哈里曾在悲伤时,一个人回到母子一起玩乐的迪斯尼,一遍遍地坐飞车。他说:“幸好有妈妈在,让我活在真实的社会。”

一个母亲给孩子留下的财富,有两点特别珍贵:一是开心相伴的幸福回忆;二是推动周围社会环境变得更加良性。父母的爱,是安全感的基础;而社会良性,是安全和幸福感的延伸。没人可以保证,我们的后代不会受到偏见歧视,比如患上自闭症、情绪病、遭遇暴力,或者出现离婚、同性恋等等状况。在一个人吃人的社会,人们互相攻击和指责,即使有父母的加倍疼爱,也很难给孩子撑起一片天。戴安娜比母爱更伟大的是,对于非血缘他人的理解和保护,推动周围世界变得更有人情味。她一生支援过100多家慈善机构,身体力行拜访那些受难的人。皇室做慈善是传统,但戴安娜与很多人不同:她不是礼节性的握握手,讲讲话;而是真诚的走入人群中,倾听人们的话,感同身受的拥抱她们。因此,她被称为“人民的王妃”。

80年代,西方人对艾滋病现象很恐慌,认为接触会导致传染。戴安娜张开手臂,拥抱了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艾滋病人。这个举动,大大推动了西方国家民众的观念转变。在她逝世前三周,已不再是皇室人物的戴安娜,私下访问了安哥拉和波黑,探望深处地雷区、生命受到威胁的人。她还穿着防护服,亲自走过了雷区。她的影响力,促成了122个政府签订禁止地雷的国际公约。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在戴安娜的年代,英国贵族教育女孩的主要目的,仍然是教会她们如何戴白手套和举办乡村聚会。而戴安娜对于世界的参与和影响,让她成为这种思想的最后受害者之一。

她的很多努力,直接推动了女性获得更多的平等权利,让弱势群体得以发出声音,也让王室从此进入了现代,不再限制自由恋爱。威廉和哈里,终于可以打破传统,寻找真爱,没有复制母亲的悲剧婚姻。威廉带着凯特和孩子们住在戴安娜故居威廉长大了,他特意带着自己的另一半来到了戴安娜曾去过的象征爱情的泰姬陵,怀念自己当年在此落寞留影的母亲。

离开时,威廉还是禁不住抹了抹眼睛的泪水。一代没有重复一代,而是更加自由解放,这是戴安娜留给孩子的巨大财富。在今年公布的纪录片《戴安娜:我们的母亲》里,威廉和哈里坦然提到妈妈去世带来的悲伤。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像传统贵族一样。努力压抑和掩饰自己的内心。他们的生存环境,比戴安娜时期更加人性化了。哈里坦诚,他曾经回避面对母亲的去世,像个胆小鬼一样逃避。他醉酒、穿奇装异服、还与传媒发生冲突。就像他的妈妈年轻时一样,他也经历过困惑迷茫,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出路。

22岁他主动请缨,参军到阿富汗作战,成为英国仅有的20%主动参军的年轻人之一。长达10年的军旅生涯,哈里认识了因战争而受到身体和心灵创伤的士兵。他更加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的苦难,对自己反而是一种治愈。

如今,威廉和哈里致力于通过成立基金会,帮助有情绪问题的人。哈里还主动公布,自己在28岁时约见心理医生,倾诉年少丧母的痛苦。他们鼓励民众把情绪倾诉出来,不要压抑自己,更不要歧视患有情绪和精神疾病的人。像戴安娜一样,他们希望留给后代们一个更加良性互助、坦诚真实的社会。有人说,他们是公众人物,影响世界远远比我们容易。但实际上,戴安娜做一次捐款、发一条“朋友圈”呼吁,远远比我们阻力更大。对于她的一些慈善行为,女王常常直接否定,而媒体也会跟踪质疑。但她的坚持,给了孩子们一份精神信念和勇气。哈里继承了她的事业,比如,继续推动国际社会反对地雷。哈里说:在20岁的时候,他只想做自己、过自己的人生;但现在他长大了,他更想去做母亲戴安娜未完成的事……虽然可能做得不如她那么好。威廉说:“我不希望妈妈看到我一直不开心……我希望她感到自豪,”20年,对于一个母亲好的纪念,大概就是这样默默的,活成了她期待的样子,也让社会和家庭,变成接近她理想中的模样。

一瞬间,觉得戴妃生命未尽。她没有拥有童话般的人生,但她勇敢地走入世界,在经历苦痛后,找到一片天空照亮自己、世界以及挚爱的儿子。不虚此行,不枉此生。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