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原则包括:
原则一,风险由最适宜的一方来承担,要合理分配项目风险,项目设计、建设、财务、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原则上由社会资本承担,政策、法律和低需求风险等由政府承担;
原则二,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的回报大小相匹配,要综合考虑政府风险转移意向、支付方式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要素,量力而行,减少政府不必要的财政负担。
原则三,私营部门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超过上限,启动补贴或调节/调价机制。对项目收入不能覆盖成本和收益,但社会效益较好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给予适当补贴。财政补贴要以项目运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综合考虑产品或服务价格、建造成本、运营费用、实际收益率、财政中长期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
概念性规划文本|商业计划书编写|行业背景分析|经验效益分析|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制作、价格、案例和编制尽在金兰企划!
优势一:十年经验,数万积累
优势二:专业团队,精益求精
优势三:专业资质、国家标准
优势四:专业研究,科学分析
优势五:收费合理,性价比高
======
温馨提示:如果您想咨询相关业务,赶紧拿起电话拨打下面的电话吧,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咨询。
咨询师:王老师
咨询电话:
固定电话:
QQ:
==============
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风险的初步分担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公共部门初步判断哪些风险是公共部
门和私营部门可以控制的,对于双方控制力之外的风险,留待下一阶段分担。公共部门最优控制力的风险(如税收和汇率等法规变化等)是公共部门应当承担的,其他风险(如设计、建设等技术风险和通胀、利率等商业风险)则转移给私营部门。
二是风险的全面分担阶段(投标与谈判阶段),私营部门就第一阶段的风险初步分担结果进行自我评估,主要评估其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包括经验、技术、人才等),据此判断其对第一阶段分担的风险是否具有控制力。对于双方控制力之外的风险(如自然灾害等),则经过谈判确定风险分担机制,之后私营部门计算风险价值并进行自我评估,提出风险补偿价格。风险分担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将签订合同。
三是风险的跟踪和再分担阶段(建设和运营阶段),跟踪已分担的风险是否发生协议各方意料之外的变化或者出现未曾识别的风险,再根据风险分担原则进行谈判,进行风险的再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