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燕丽蟾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辽宁西部,与狼鳍鱼、孔子鸟、中华龙鸟等热河生物群的成员共生。这表明早在恐龙时代无尾两栖类就已在我国演化,从而将我国蛙类发展史大大地提前了。三燕丽蟾不仅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更是世界上发现的第2种具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
现在的保存状态
化石为较完整的骨架,保存在一块火山凝灰质页岩中,但页岩劈开时部分骨骼破碎丢失。骨架呈背面观,包括头骨、头后骨骼以及部分骨骼缺损后留下的印痕。大部分骨骼保存在原位,仅腰带及后肢骨骼脱离前部骨架,稍微移向右后方。
三燕丽蟾具有发育的骼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三燕丽蟾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而现生蛙类大多没有牙齿。具有牙齿是一种原始特征的表现,根据这一特征判断,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三燕丽蟾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辽宁西部,与狼鳍鱼、孔子鸟、中华龙鸟等热河生物群的成员共生。这表明早在恐龙时代无尾两栖类就已在我国演化,从而将我国蛙类发展史大大地提前了。三燕丽蟾不仅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更是世界上发现的第2种具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和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西班牙的原始盘舌蟾类化石比,三燕丽蟾与其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但很多特征更为原始,对探讨无尾两栖类的分类及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王原对“三燕丽蟾”的发现和研究于1999年入选当年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
现征集的三燕丽蟾化石是化石中的稀缺珍品,有意向者可联系公司工作人员,详情关注公司网站。
品名:三燕丽蟾化石
品类:杂项
出手方式:2017年澳门中信秋拍
更多拍卖新资讯可关注:186 658 1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