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治痛经的手法~太简单了!

  • 发布时间:2017-09-08 15:47:53,加入时间:2013年08月08日(距今4287天)
  • 地址:中国»北京»昌平: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西三区28号楼104室
  • 公司:北京砭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小姐,手机:15321558533

  痛经又叫“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青年女性较多见。

  [症状]

  月经来潮前和月经期间小腹疼痛,坠胀,甚至晕厥。疼痛可放射至两胁、腰骶部、股内侧、肛门处。

  [病因]

  冲任不和,肝肾不足,使脉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情志不调、肝气郁结、寒湿之邪侵入均会导致痛经。

  [辨证]

  寒凝湿滞,气滞血瘀,气血两虚。

  [调理]

  1.治则:祛寒燥湿,理气活血,补气养血。

  2.基本操作及处方

  a.神阙部位指振法;

  b.十七椎点压,守法;

  c.三阴交、地机点压。

  3.加减

  a.寒凝重者加关元、水道熨法;

  b.气滞重者加两胁肋骨下缘刮法;

  c.血虚血瘀加血海、脾俞点压;

  d.气血两亏者加腿部之三阴交穴砭震振法。

  4.方义

  神阙为腹中央穴,指振可以疏通气机,调和冲任;十七椎是调理痛经的经验穴。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理脾、肝、肾;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足太阴经循于少腹部,阴郄穴治血证,可调血通经止痛。

  [医案]

  张小姐    23岁    大学生    2004年6月

  痛经6年余,每行经腹痛难忍,色暗量少,恶心干呕,晕厥多次,影响学业。

  体形正常,面色白。双胁胀痛,经前乳胀。纳差、眠差、大便溏泄,小便正常。舌淡胖,边红,无瘀点,脉弦滑。

  辨证:肝郁气滞、脾虚痰湿。

  立法:疏肝理气,健脾化痰,祛湿止痛。

  砭术调理:脾之大络擦法,中脘,神阙、气海振法;期门、行间、公孙、三阴交、肝俞、脾俞点压。每次30分钟,每周2次。调理4次后月经来潮,色红量正常,未发生腹痛,无晕出现,正常上课。继续气海、关元守法,每日8小时,连续20日。后行经未再疼痛,乳胀症消。

  大家可以浏览砭萃网了解更多砭石相关信息,或拨打砭萃网客服热线了解更多砭石使用信息。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