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釉里红大罐价格及评估

  • 发布时间:2017-09-08 15:59:46,加入时间:2017年03月21日(距今264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京基滨河时代广场A座2501
  • 公司:深圳崇鑫国际艺术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周总,手机:18566699322 QQ:1489079823

                                                         联系人:周经理

                                                    联络电话:

                                          鉴定:

 釉里红的鼻祖还应该是唐宋时期的铜红釉,特别是北宋钧窑的玫瑰红,海棠红等釉色的烧制成功,为釉里红的创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釉里红的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但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退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而且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认同感也有别,所以釉里红产量一直很小。

宣德时期的釉里红瓷可以说是颇为成功了,摆脱了元末那种黑红、粉红的晦暗色调。而且宣德时对铜红釉的烧造技术掌握得较好,纹饰清晰,色泽鲜艳,被称为“宝石红”

。宣德釉里红传世极少,其胎体细腻,釉面洁白,再和明艳的釉里红相配合,达到了釉里红工艺极高的境界。而且还出现了以白釉铺地剔花填红釉的新技法,所填红釉已经略微高出白釉釉面,这是宣德釉里红的一个特点。由于高温铜红釉烧成难度极大,后世仿品达到宣德釉里红的水平,惟有清雍正一朝。缠枝纹样是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又称“缠枝花”、“万寿藤”,

在明代甚为流行,一般说来它是藤蔓型卷草纹的延续和深化,其基本构成是使植物的枝茎成藤蔓状,骨骼呈曲线形或圆形分布,以波浪形、回转形或蜗旋形等枝茎样式进行扭转缠绕,并配以叶片、花朵或果实,其中花朵和果实为表现主题,而枝茎和叶片则为骨骼陪衬。关于缠枝纹的概念界定有很多,田自秉先生对缠枝纹有这样的解释:缠枝花是以花茎呈波状卷曲,彼此穿插缠绕,……有永远常青、连绵不断的吉祥意义……因缠枝的花朵不同而有各种名称,以牡丹为花头的叫“缠枝牡丹”,以莲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莲”,以菊花为花头的叫“缠枝菊”,以牡丹、莲、菊等多种花为花头的叫“缠枝四季花”。明代是中国吉祥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同时也是内外文化碰撞的交流时期,缠枝纹作为这一特殊时期广为流行的装饰纹样,以其回转缠绕的构成形式、丰富有序的组合法则,明确生动地表达出明代百姓热爱生活、渴望幸福的世俗心境。

                                        此件宣德釉里红缠枝花卉纹大罐,

                                         口径:27cm 底径:28cm 高:42.5cm,

 器形端正沉稳,带给人一种富有深意的艺术感受。缠枝菊纹饰清晰,发色纯净,釉面泛着宝光、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孺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菊花还被看作花群之中的“隐逸者”,并赞它风劲斋逾远,霜寒色更鲜。故常喻为君子,用以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气节。目前,能够传世的宣德釉里红可谓是“国之重器”了,值得每一位爱好收藏的雅士们去静心观摩,感受其中古人的精湛技艺以及文化内涵。

                  查询更多相关资讯请联系—— 周经理(资深经理)

                                               QQ:

     :次咨询, 本公司定让您有所获(敬请电话咨询!)

为广大收藏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易平台!欢迎广大藏友来此交易洽谈!共创双赢!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