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金属平均晶粒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常见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晶粒度显示方法。 2.掌握常见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的晶粒度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试样的制备 测定晶粒度的试样应在原材料(交货状态)截取,数量及取样部位按标准技术条件规定尺寸: 圆形:Φ0~12㎜ 方形:10×10㎜ 注意:试样不允许重复热处理。 渗碳处理的钢材试样应去除脱碳层和氧化皮。 (二)晶粒度显示方法(铁素体钢奥氏体晶粒度的显示) 1.渗碳法:930±10℃,保温6h,渗层1㎜以上。制样,浸蚀,以网状Fe3CⅡ显示A晶粒度。 2.网状F法:适用于含碳量0.25~0.60%的碳钢和0.25~0.50%的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后,以F网显示A。 3.氧化法: 适用于含碳量0.35~0.60%的碳钢和合金钢,抛光后磨面向上,在860±10℃加热1h,淬水,精抛,用15%盐酸酒精浸蚀,以晶界氧化为准。 4.直接淬火法:碳含量小于或等于0.35%的试样,900±10℃加热1h;碳含量大于0.35%的试样,860±10℃加热1h,水冷550℃回火1h,磨制后用苦味酸水溶液加少量环氧乙烷聚合物显示A晶粒度。 5.网状渗碳体法:过共析钢在820±10℃加热保温0.5h缓冷,以Fe3CⅡ显示A晶粒度。 6.网状T法:不易显示的T8钢,不完全淬火。 A钢晶粒度显示(指不锈钢、耐热钢):
2 - 50 100 = 0级, 则在100×下为0级。 放大400×,晶粒度为5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