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虾蟹池塘水质不良的类型及解决方法
1.pH值过高或过低。 当水体pH值过低时,每亩用生石灰3公斤全池泼洒,连续使用2次。当水体pH值过高时,全池泼洒醋酸或换水等降低水体pH值,保持虾蟹养殖池水体pH值在7~8.5之间。
2.氨氮含量过高。可引起虾蟹中毒、发病、死亡。解决方法,每亩用如金解毒灵2公斤或沸石粉17公斤解毒,将水体中的氨氮含量降到正常水平。
3.亚硝酸盐浓度过高。可引起虾蟹生长缓漫,甚至诱发疾病,出现河蟹大量死亡。解决方法,开启增氧机,同时配合在池水中泼洒如金枯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菌剂,降低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将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15毫克/升以下。
4.硫化氢含量过高。可引起虾蟹呼吸困难或中毒死亡。解决方法,充分开动增氧设备增氧,同时在池水中施放如金解毒灵,降解硫化氢,将水体中硫化氢含量控制在0.05毫克/升以下。
5.溶氧过低。可引起虾蟹吃食减少、消化功能下降、饲料利用率低、虾蟹生长缓慢甚至感染疾病引起死亡。解决方法,池塘中加注10厘米左右的新水,并适量施用生物有机肥培育浮游植物,同时开启增氧设备增氧或使用增氧剂增氧,使池水中的溶氧稳定在5毫克/升以上。
6.蓝藻大量孳生。可引起虾蟹不能正常生长。解决方法,进行换水,把表层的蓝藻水换掉,同时在下风处蓝藻聚集区适度泼洒青苔杀星或硫酸铜杀灭蓝藻,换水后用如金水产养殖原液调节水质,重新培育新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