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十七年至十八年(1837~1838年)张温在台湾州新党郡庆白口举行起义,台湾地方政府为筹集军饷而铸行了这种银币。其具有早期打制币的特点。币面中上部为寿星像,左右为“道光年造”,“足纹银饼”的篆文。背面为一宝鼎图案,四周环列满文“台湾府库”,另有十二圆圈和十六星点。从实物发现来看,台湾是早铸造银饼的省份。在清代道光年间,台湾铸造了一种以寿星作正面图案的银饼,俗称“寿星银饼”,它是各类银饼中为时早的,存世极少,非常值得收藏。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饼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钱币,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货币流通,钱币的两面变得非常光滑,在柔和灯光照射下会散发淡淡的银光。用手轻轻触摸,可以感受到清凉表面凹凸有致的纹饰与字,质感好,整体美观大方,具有不可言喻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藏品的品相较好,字体清晰,因是手工打造,形制略有偏差,质地优良,字体笔法流畅,纹饰刻制工细,此种钱币存世量稀少,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我们可以看出这枚道光年制款的“寿星足纹银饼花钱”保存得非常完好,铸字非常清晰,具有鲜明的历史特色。
清代银饼什么方式出手好,咨询:(刘经理)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都是我们国家成长的足迹,银饼也正是这历史银河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使它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
银元宝也称纹银、银锭,其形状多样,主要有鞋形、船形和鼓形,也有马蹄形、方形、扁平形及其他奇特形。银元宝流通以重量计价交易,通常的重量为1两、5两、10两和50两,当然也有少量其他重量的。银元宝分为官铸与私铸。官铸大多都标有朝代、纪年、重量和产地;私铸大多只有简单的标记或无任何标记。
清代银饼近几年成交记录:
道光年制足银饼库平成交价:166万 成交日期:
清代“湖南官钱局造省平足纹---成交价:384万 成交日期:
咸丰六年“上海县号商王永盛---成交价:184万 成交日期:
1838年1850年道光-----成交价:595万 成交日期:
上海地区吉语银饼一组三枚-----成交价:258万 成交日期:
咸丰六年上海“商王永盛匠-----成交价:263万 成交日期:
咸丰六年“上海县号商王永盛---成交价:561万 成交日期:
清代银饼新成交价格多少,咨询电话:(刘经理)
古制1斤等于16两,即580克左右。大明元宝标48两,按古制3斤计,应是1720克至1780克,而不应是现在的3斤(1500克)。笔者认为,《大明元宝为何缺二两》一文中判断由于是库铸没加“火耗”缺二两的说法是不对的,其实际重量与50两银元宝比较,缺的是9两。用“火耗”解析,其情理不符,至于田赋征银,无论是否加“火耗”,都必须在所标明的标准重量上下,铸好后,由验金师检验重量和成色,方可入库并进入流通。如果认为是帝王赏赐功臣,更不可能,因为特铸更应足量,而不可能把48两铸成41两。
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珍稀老银币更是在钱币拍卖会上独领风骚,突破百万元成交记录的珍稀银币也屡见不鲜。如在2006年上海古玩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春季拍卖会“马定祥收藏中国历代钱币”专场中,一枚“孙中山像民国十八年背嘉禾图”壹元样币以143万元的高价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