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这就是明神宗万历年间开矿的开始。但开矿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反倒滋生了贪污腐败,被皇帝派下去的宦官只顾搜刮民膏民脂,虚报矿银产量。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的长期怠政,军费的大量消耗,严重的贪污腐败,对晚明的财政造成重大负担,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以致《明史·神宗本纪》中指出:“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钱币大师罗伯昭曾说:“明代神宗一朝,矿使四出,纷扰天下。此钱,历来有两种说法,一是矿使铸之,贡于朝廷,作赏赐之用;二是,开采银矿,掘银而铸,只为纪念,并不流通。”当然,关于此钱真正用途说法不一,难以确证的历史真相,还有待于更深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历年万历通宝成交价格,咨询:(李总)
万历初年朝廷铸钱并不多,约两万锭,万历十三年(1585年)增为十五万锭,万历二十年(1592年)为
九万锭。当时全国铸炉60余座,潞安府是其中较大的两座,平均一年为朝廷铸币近万锭,两座铸钱局需招铸币匠人约三四千名,由此给地方带来丰厚经济利润的同时,也出现了货币私铸取利的现象。万历四十年(1612年)潞安知府在其编纂的《潞安府志》中这样写道:“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一共有2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580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4人,出价次数134次,其中价格高的是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藏家为关注的万历通宝小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2周如下:万历通宝小平一组4枚、万历通宝小平5枚、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其中竞争为激烈的万历通宝小平背穿上日纹一组5枚定价15万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26次出价后,后以152万元的价格成交!
上海古玩艺术品有限公司近几年对万历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历通宝------价格:RMB日期:
明代“历通宝”一枚价格:RMB日期:
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价格:RMB日期:
历通宝------价格:RMB日期:
明代历通宝银质小平价格:RMB日期:
历通宝------价格:RMB日期:
历通宝背矿银银钱一枚价格:RMB日期:
“历通宝”样钱一枚价格:RMB日期:
明历通宝合背有四小孔价格:RMB日期:
明历通宝合背有四小孔价格:RMB日期:
万历通宝真的价值这么高吗,咨询电话:(李总)
元末群雄并起,各自为政,并自铸货币,俨然一朝之政,但这些政府都是昙花一现,铸造的货币也是显现一时,后来均臣伏朱氏大明。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号大周,自古玩十三年改元天佑、毁铜佛铸天佑通宝。徐寿辉铸天启,天定二钱。除友谅杀徐寿辉后,改元大义,铸大义通宝。朱元璋起兵后,铸大中通宝。
以上各钱,除大中之外,均极少见。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但也铸造了不少铜钱,且品类繁杂。朱氏铸钱,自大中始,开始背文纪地纪值,这是明代铜钱的一个特征,一直影响到清末铸钱。且明代钱币一反往朝,均为通宝,而无元宝,主要避朱元璋之“元”字讳。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万历通宝是许多古玩、货币收藏者非常珍爱的单品,而国内进行专业收藏万历通宝的朋友,也只是握有一定的数量。许多有经济实力的买家或者古玩企业,对其进行购买和收购,在万历通宝的市场流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效果,而在另一方面,作为历史的遗物,万历通宝也因为年代的久远,在留存的数量方面,变得非常有限,屈指可数。物以稀为贵,万历通宝也是因此而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并且这种价值会随年代的久远而变得更加明显。不管是来自于民间收藏还是国家馆藏,这种交易活动的“象征物品”,文物收藏品的价值无法估计。货币所反映出来的是不同朝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面貌和政治制度,像这枚万历通宝背面北关夜市图的印刻,就对今天研究古代政治和经济的历史,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依据。一枚特大的货币,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明朝万历年间人们的生活图景。而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千千万万的文物,都是不同社会形态的笔录,可以帮助我们凭借这些历史证据,更能解开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时代的历史难题。万历通宝还原了万历年间的统治者的政治决策、百姓民众的历史风貌,更让我们带着这些好奇心,探究历史,还原当时的社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