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清·李汝珍《镜花缘》
IGP3-003-R01/10迪普马齿轮泵
迪普马 液压泵 Duplomatic 内啮合齿轮泵 单泵 双联泵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Duplomatic Hydraulic Pumps
迪普马液压泵
IGP Internal Gear Pumps Series 10
IGP 内啮合齿轮泵,序列号10
工作原理:
- IGP内啮合齿轮泵分为五种规格,每种规格包含一系列不同的排量。
- 由于和工作压力成比例的径向和轴向补偿,以及低工作噪音,IGP泵性能卓越。
- 优化的载荷分配以及特殊的耐磨轴承,使得泵能够在高压下持续工作,且延长了泵的工作寿命。
- IGP泵也可以多联泵形式供应,通过组合实现多种流量。
技术参数:
- IGP泵规格:
- 排量范围:3,6 - 251,7 cm3/rev(详见样本)
- 流量范围(1500 rpm时):5,4 - 377,5 l/min(详见样本)
- 工作压力:见表3 - 性能参数
- 转速:见表3 - 性能参数
- 旋转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从轴端观察)
- 轴端负载:关于径向和轴向负载,请咨询我们的技术部门
- 液压连接:法兰接头SAE J518 c 代码 61(见第28节)
- 安装形式:法兰 SAE J744 c
- 质量(单泵):详见样本
- 环境温度范围:-10 / +60 °C
- 油液温度范围:-10 / +80 °C
- 油液粘度范围:见第2.2节
- 油液粘度:25 - 100 cSt
- 油液允许的zui高污染等级:见第2.3节
迪普马 液压泵 Duplomatic 内啮合齿轮泵 单泵 双联泵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IGP3-003-R01/10
供应商信息:武汉亿嘉隆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Attn:袁荣
Tel:
Fax:
Q扣扣Q:
择师不可以不慎。—— 《礼记·学记》
IGP3-003-R01/10迪普马齿轮泵
迪普马 液压泵 Duplomatic 内啮合齿轮泵 单泵 双联泵 双联齿轮泵 油泵 多联泵
Duplomatic Hydraulic Pumps
迪普马液压泵
IGP Internal Gear Pumps Series 10
IGP 内啮合齿轮泵,序列号10
订货型号
"IGP**-*/*-***/10"
"IGP"--内啮合齿轮泵
"*"--泵规格:
单泵/第一级泵(仅适用于双联泵)
3 = 从 3,6至 10,2 cm3/rev
4 = 从 13,3至 32,6 cm3/rev
5 = 从 33,1至 64,9 cm3/rev
6 = 从 64,1至126,2 cm3/rev
7 = 从125,8至251,7 cm3/rev
"*"--泵规格:
第二级泵(仅适用于双联泵):
3 = 从 3,6至 10,2 cm3/rev
4 = 从 13,3至 32,6 cm3/rev
5 = 从 33,1至 64,9 cm3/rev
6 = 从 64,1至126,2 cm3/rev
7 = 从125,8至251,7 cm3/rev
"*"--公称规格:
单泵
第一级泵(仅适用于双联泵):见性能参数表,第3节
"*"--第二级泵公称规格(仅适用于双联泵):
见性能参数表,第3节
"*"--旋转方向(从轴端观察):
R = 顺时针
L = 逆时针
"*"--安装法兰:
0 = SAE - 2型
1 = SAE - 4型(仅适用于IGP7)
其它法兰形式亦可按要求提供
"*"--轴端形式:
1 = 带键
其它轴端形式亦可按要求提供
"*"--序列:
序列号10-19,外形和安装连接尺寸不变
Duplomatic
迪普马液压泵
IGP 内啮合齿轮泵
IGP3-003
IGP3-005
IGP3-006
IGP3-008
IGP3-010
IGP4-013
IGP4-016
IGP4-020
IGP4-025
IGP4-032
IGP5-032
IGP5-040
IGP5-050
IGP5-064
IGP6-064
IGP6-080
IGP6-100
IGP6-125
IGP7-125
IGP7-160
IGP7-200
IGP7-250
内啮合齿轮泵
IGP3-003-R
IGP3-003-L
IGP3-005-R
IGP3-005-L
IGP3-006-R
IGP3-006-L
IGP3-008-R
IGP3-008-L
IGP3-010-R
IGP3-010-L
……
欲正天下之人心,须慎天下之师爱。——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