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优点,是绘画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瓷板画的传承是内在文化的传承,也是传统文化、精神的具体体现。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从初的尝试起步阶段到现在的形成规模,历经了一段漫长的蜕变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发展之中不断前进的,不变是不可能的,但如何变、怎样变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从长远发展看,南昌瓷板画必须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使这个传统艺术发扬光大。把瓷板画制作技术的保护、传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广泛的拓展瓷板画市场,筹备各类画展,以及参加国内外各种工艺美术展会,打响瓷板画的“品牌”,发掘瓷板画的艺术收藏价值,并依托南昌瓷板画,打造出一个文化、收藏的艺术圈子。让瓷板画走进百姓生活,走进人们的工作中去,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瓷板画,喜欢瓷板画、发现瓷板画的魅力。进而,推动它向产业化发展。然而在产业化进程中肯定会遇到诸多阻碍,但瓷板画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及其彰显的无限前景是具有潜力不可小觑的。我们有必要将瓷板画既看作经济产业,又看作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将其作为文化艺术事业来认识、理解、研究和扶持。文化产业的活力和潜能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产业作为正在成长的产业形态,正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精神、道德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彼此互存,相互依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私下交易山水瓷板画怎么交易的,咨询:a(钱经理)
从古至今,瓷板画之所以绵延不衰,似陈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主要有六:其一,瓷板画具有瓷板平整光洁之美,便于陶艺家以瓷当纸,随意挥毫,充分发挥作者的绘画天才,充分展示瓷画的审美意境。其二,瓷板画便于表现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山水瓷板画其构图、线条、色彩、意境,均吸收了传统国画的画风,又烙上现代山水画的印记。其三,瓷板画是陶瓷艺术家汲取中国传统绘画精髓,表达东方审美理想的重要载体之一,而且这种表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瓷板画与纸绢画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稳定,不怕潮湿,不怕霉变,只要不撞击便不会损坏。
2011年中国嘉德2011春季拍卖会圆满收槌,江西陶瓷艺术家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创下了近现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山水瓷板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汪野亭山水人物瓷板画成交价:156万 成交日期:
邹洁粉彩青绿山水瓷板画成交价:187万 成交日期:
画汪野亭山水人物瓷板画成交价:525万 成交日期:
夏明来青花山水瓷板画成交价:252万 成交日期:
汪野亭山水人物瓷板画成交价:345万 成交日期:
邹洁粉彩青绿山水瓷板画成交价:425万 成交日期:
2012年作吴星明山水清音---成交价:592万 成交日期:
山水瓷板画哪里鉴定正规,咨询电话:(钱经理)
据了解,王大凡粉彩瓷板画一般拍卖成交多在数十万元,2009年浙江一家拍卖公司曾拍出100多万元的价格,而这次嘉德拍卖终以920万元,两年的时间涨价近10倍,由此可见近现代瓷器越来越被投资者看好。一位收藏业内人士认为,这次王大凡的瓷板拍出近千万元的价格,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和王大凡同期的“珠山八友”等艺人的作品价格将普遍上涨。收藏者在接受官窑器同时,已经将目光转向近现代文人瓷画上。
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陶瓷工艺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已展现出一片新的天地。“珠山八友”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将陶瓷的商品化与艺术化融为一体。他们各人的性格、阅历、修养、气质都有所不同,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不相同,长期的创作,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