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化工 » 氧化物

铜绿是什么菌?用什么消毒剂可以杀灭?

  • 发布时间:2020-06-18 10:12:07,加入时间:2015年06月16日(距今328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宝安82区新湖路华美居商务大厦B区7L
  • 公司:深圳市润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玉宏,手机:18128842065 微信:LuBang_3 电话:0755-27447596 QQ:2521883557

铜绿假单胞菌是什么?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因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口与创面呈绿色,又名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为专性需氧菌,生长温度范围25~42℃,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因对营养要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化合物作为氮源,所以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中广泛存在。同时因对消毒剂、干燥、紫外线等理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对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存在较大健康风险,容易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

铜绿假单胞菌是如何进入饮用水中的?

      瓶(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主要原因有水源受到污染,或现有的较为简单的水生产加工工艺;或生产过程中卫生控制不严格,从业人员未经消毒的手直接与矿泉水或容器内壁接触;或包装材料未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水源 大多数研究表明铜绿假单胞菌不易存在于天然矿泉水的水源中,但从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巴西及世界卫生组织对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含量的限定MPN<3/L或每250mL不得检出来看,该菌在水源中的污染确实存在。但水源污染不易发现,只有严重污染时才可被发现,因此保证水源安全是控制瓶(桶)装饮用水安全的首要环节。

      水生产加工过程 由于瓶(桶)装饮用水尤其是矿泉水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为保证矿物质含量一般不使用逆渗透技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有可能会透过过滤装置进而粘附于管道、滤膜、贮水池及增压泵中并进行繁殖,而简单的反冲洗并不能将该菌彻底消除,即使常规的消毒技术,也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同时铜绿假单胞菌在利用水流甚至气溶胶传播时,比其他微生物种类有优势,一旦污染难以消除,所以现有的水生产加工工艺也是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从业人员或包装材料 目前WHO已将矿泉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列为人类皮肤污染指示菌,说明控制好从业人员自身的卫生也是防止铜绿假单胞菌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未进行彻底消毒的包装材料就进行饮用水生产也是引起瓶(桶)装饮用水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原因。

饮用了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水会有什么安全风险?

      鉴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我国新饮用水标准 GB《包装饮用水》明确规定每250mL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并且要求出厂前对每批次成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如果检出,则为不合格产品,应该召回和停止销售。

      至于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如果,铜绿假单胞菌含量不高,饮用量也不多,对于一般的健康者来讲,通常不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因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有效地抵抗该细菌的感染。然而,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不健全或是出现免疫缺陷时,比如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或是受到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则极易受到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受感染的病人通常会出现发热、黄疸、脾大、伤口溃烂,并产生肺炎、泌尿系感染、脑膜炎、败血症等继发性疾病。

     当然,无论监管单位还是生产加工企业都是希望尽可能的把问题遏制在萌芽状态,只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高质量的饮品!

       有更多了解 如何快速、高效、安全的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欢迎致电诺福技术总工:181 2884 2065(王工),快速获取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控制方案!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